柬埔寨语词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2 13:07
本文以柬埔寨语词缀为对象,运用结构分析法和语法结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虽然柬埔寨语是孤立语,但也有词缀存在,而且数量不少。在柬埔寨语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巴利语、梵语和法语等外来语影响,所以不乏他源性词缀。随着语言外部的推动和内部的自身调节,一些词根因语义虚化发生词缀化现象,即类词缀,本文对此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例举了一些语法化程度较高的类词缀。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给柬埔寨语习得者一些帮助,同时为东南亚语言研究领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题目的选定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柬埔寨综述
(一) 柬埔寨概况
(二) 柬埔寨语的使用情况
(三) 柬埔寨文字
(四) 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
(五) 柬埔寨语的语言结构类型
第一章 对柬埔寨语词缀的认识
一 界定柬埔寨语词缀的依据
(一) 是否具有定位性
(二) 是否具有黏附性
(三) 是否具有不成词性
(四) 语义是否虚化
二 词缀的定义及性质
(一) 词缀的定义
(二) 词缀的性质
第二章 柬埔寨语词缀
一 前缀
(一) 以单辅音做前缀
(二) 以辅音+元音做前缀
(三) 以重叠辅音做前缀
(四) 带尾辅音的前缀
二 中缀
(一) 中缀的属性
(二) 单辅音中缀
(三) 双辅音中缀
三 词缀的语法功能
(一) 语义功能
(二) 词性标记功能
四 从巴利语和梵语借用的词缀
(一) 从巴利语和梵语借用的前缀
第三章 类词缀
一 类词缀的定义
二 类词缀的特点
三 柬埔寨语类词缀概述
(一) 类前缀
(二) 类后缀
四 柬埔寨语词缀化动因
(一) 从语言外部来看
(二) 从语言内部发展来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高棉语言前缀[J]. 陈国庆. 语言研究. 2010(01)
[2]英语“类词缀”的认知阐释[J]. 邬菊艳,王文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02)
[3]试论前缀“老”的语法化历程及其意义[J]. 杨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4]柬埔寨语与佤语的构词形态[J]. 陈国庆. 民族语文. 2000(06)
[5]柬埔寨语佤语前置音演变初探[J]. 陈国庆. 民族语文. 1999(04)
[6]关于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J]. 李艾.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 尹海良.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看”的语法化问题研究[D]. 郝双双.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汉语词缀“老”的研究[D]. 王宁宁.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词缀化倾向研究[D]. 郄远春.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4417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题目的选定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柬埔寨综述
(一) 柬埔寨概况
(二) 柬埔寨语的使用情况
(三) 柬埔寨文字
(四) 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
(五) 柬埔寨语的语言结构类型
第一章 对柬埔寨语词缀的认识
一 界定柬埔寨语词缀的依据
(一) 是否具有定位性
(二) 是否具有黏附性
(三) 是否具有不成词性
(四) 语义是否虚化
二 词缀的定义及性质
(一) 词缀的定义
(二) 词缀的性质
第二章 柬埔寨语词缀
一 前缀
(一) 以单辅音做前缀
(二) 以辅音+元音做前缀
(三) 以重叠辅音做前缀
(四) 带尾辅音的前缀
二 中缀
(一) 中缀的属性
(二) 单辅音中缀
(三) 双辅音中缀
三 词缀的语法功能
(一) 语义功能
(二) 词性标记功能
四 从巴利语和梵语借用的词缀
(一) 从巴利语和梵语借用的前缀
第三章 类词缀
一 类词缀的定义
二 类词缀的特点
三 柬埔寨语类词缀概述
(一) 类前缀
(二) 类后缀
四 柬埔寨语词缀化动因
(一) 从语言外部来看
(二) 从语言内部发展来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高棉语言前缀[J]. 陈国庆. 语言研究. 2010(01)
[2]英语“类词缀”的认知阐释[J]. 邬菊艳,王文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02)
[3]试论前缀“老”的语法化历程及其意义[J]. 杨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4]柬埔寨语与佤语的构词形态[J]. 陈国庆. 民族语文. 2000(06)
[5]柬埔寨语佤语前置音演变初探[J]. 陈国庆. 民族语文. 1999(04)
[6]关于柬埔寨语的语系归属问题[J]. 李艾.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 尹海良.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看”的语法化问题研究[D]. 郝双双.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汉语词缀“老”的研究[D]. 王宁宁.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词缀化倾向研究[D]. 郄远春.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4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65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