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从文学作品叙事类作品题材三要素之“人物”浅析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吕纬

发布时间:2018-03-19 17:02

  本文选题:文学作品 切入点:叙事  


从文学作品叙事类作品题材三要素之“人物”浅析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吕纬甫的人物形象

题材属于文学作品的内容构成要素,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现象,它是文学作品内容不可缺少的因素。题材的选择和提炼,收到作家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的制约。作家的生活时间越丰富,生活阅历越广,就越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形成有深刻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的题材。本文主要分析的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就是写于1924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又“经验了一回统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这些丰富的经历使他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透彻,于是就写出这样一篇凝聚着他深刻见解的作品。文学作品的题材,特别是叙事类作品的题材,,一般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下面主要从“人物”这一方面展开对《在酒楼上》中吕纬甫人物形象的简单分析。

人物是一切文学描写的中心,也是题材的中心。鲁迅首先就关注的是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行动变化着的人,是人的丰富的精神和心理世界。《在酒楼上》主要塑造了吕纬甫这样一个曾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现在却变得意志消沉的“文人”。吕纬甫也具有“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性格丰满复杂,立体感强,更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一、   性格特征丰富,富于发展和变化。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那时的他为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是多么的努力,甚至于激进。那时,正值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高潮期,社会趋势如此,加上吕纬甫是一个教员,又年轻,更能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能够无怨无悔、充满激情地为新思想奋斗。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不惧的,内心是充实的,就如冬天的山茶花,热情如火,生命的意义非凡。

然而,当时间推移,社会趋势改变,吕纬甫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当“我”再次在酒楼上见到他时,当年“敏捷精悍”的他现在已经“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神采。他又说任何事都是无聊的,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随随便便,“麻木的多了”。更甚者,他现在还是一个教员,然而教的却是诗经古辞,《女儿经》之类的他以前深恶痛绝的东西。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鲁迅通过对“年轻时”的吕纬甫和“现在”的吕纬甫前后性格特征发生巨大改变的刻画,塑造了吕纬甫由一个激进的思想启蒙者退化成了现在这个麻木的浑浑噩噩的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二、   性格具有多质、多向、多义的特点。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在思想上却是十分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充满着自责。他对于自己的麻木也是相当悔痛的,但却无能为力。他虽然精神颓唐,但是看见“废园”时,“却对废园忽的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摄人的光来”;他又觉得很不安,怕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他怀着好意的老朋友。可见,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痛苦的,不仅有着对于往昔那奋斗岁月的缅怀与追忆,更是有着对于现在生活的如此颓唐随便的无力和无奈,甚至于痛心。吕纬甫曾经是“铁屋中的清醒者”(《<呐喊>》自序)。然而当希望破灭后,他的清醒,便成了痛苦之源。吕纬甫的生命的苦闷与焦虑,来自生命的郁结,还来源与文化的冲突和现实的挤压,他集清醒与迷醉于一身,他的悲哀最大之处在于自我本色的丧失却又无能为力。

三、   性格总是主导性和复杂多义性的统一。

吕纬甫有着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摇摆性,或者说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其性格的主导性。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播火者”、“弹奏者”,他没有完成革命者必须的自我砺炼、自我改造,没有完成自我和社会的准确定位,因而也就很难成功地去改变别人,改造社会。吕纬甫拥有清醒的自知,则是他性格复杂多义性的一面。他对“我”说:“看你的眼神,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可见他有过“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但是从荷戟战斗到颓废虚无,他是满带着歉意和自责的。理想的破灭,信仰的倒塌,最终成为现实的妥协者则是他性格多义性的另一个方面。关于文中吕纬甫“废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这个妙喻,震撼而惊醒地体现了吕纬甫对自己深度的剖析和自醒,当初自发叛逆社会,反抗世俗,现如今却又自发回归世俗,心灰意冷,颓废虚无,就是他人生在兜圈子的体现。

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以含泪的眼睛,忧愤和颤动的心灵塑造完成的,很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本文编号:163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163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