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菌特性的乳杆菌对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0 09:37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研究分离自内蒙古传统发酵食品中的5株乳杆菌对病原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株乳杆菌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生物被膜及AI-2分子相对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LAC-1和ALAC-5代谢产物抑菌效果较好,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好,ALAC-5抑菌率高达78.95%,ALAC-1可达69.47%;混合菌生物被膜对5株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敏感性较弱,乳杆菌对其生物被膜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单一菌生物被膜。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蛋白质标准曲线
由图2可知,ALAC-1、ALAC-2、ALAC-3、ALAC-4和ALAC-5代谢产物均可抑制3株病原菌及其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且生物被膜的形成力随着粗提液蛋白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弱。ALAC-5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成膜能力抑制率最高,ALAC-4最弱。在未添加乳杆菌代谢产物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在630 nm下的吸光度为0.095±0.005 3,大肠杆菌0.16±0.004,沙门氏菌0.093±0.002 6,混合菌0.073±0.001,混合菌生物被膜的OD值明显低于3株病原菌单独形成的生物被膜,这是因为在混合菌生物被膜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间存在竞争作用,使得膜中各菌株数量明显减少。Rüger M等[17]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混合菌生物被膜研究发现,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使得其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减弱。Millezi F等[18]研究发现在双菌种生物膜中,大肠杆菌会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易感性。图2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图2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当乳杆菌代谢产物中的蛋白含量为80μg/m L时,ALAC-1、ALAC-5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最强,分别为63.67%、66.39%,菌株ALAC-2、ALAC-3次之,抑制率分别为61.80%、51.98%,ALAC-4最弱,为49.27%;对沙门氏菌生物被膜抑制率大小为:ALAC-5(74.91%)>ALAC-1 (65.23%)>ALAC-2 (56.99%)>ALAC-4(45.16%)>ALAC-3(40.50%),相比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ALAC-5和ALAC-1敏感性较强,对其余4株较弱之;ALAC-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高达78.95%,其余4株抑制作用同大肠杆菌,即ALAC-1 (69.47%)>ALAC-2 (51.23%)>ALAC-3(45.61%)>ALAC-4(36.49%),但ALAC-2、A LAC-3和ALAC-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低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菌生物被膜抑制率为ALAC-5 (51.82%)>ALAC-1 (44.55%)>ALAC-2(39.10%)>ALAC-3(32.72%)>ALAC-4(31.36%),混合菌生物被膜对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抗性高于3株单一菌生物被膜,因为混合菌生物被膜中各个菌株分泌胞外多糖等物质的多样性,使得菌株间的黏连作用及相互作用力更强,较难以被外界不利因素所影响,增加了混合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性[19-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乳杆菌MXG-68所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分析[J]. 满丽莉,向殿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2)
[2]三种不同抑菌圈试验法在牛至油抑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田双娥.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9(01)
[3]不同浓度葡萄糖、氯化钠及氯化铁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J]. 李瑜珍,郑琳,张惠媚,张春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04)
[4]不同培养条件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 马艳,李婷婷,崔方超,励建荣. 食品科学. 2017(06)
[5]培养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影响[J]. 刘晶晶,陈晶瑜. 中国酿造. 2016(07)
[6]乳杆菌代谢产生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J]. 陈忠军,高鹤尘,李海瑄. 中国乳品工业. 2015(03)
[7]三种食品添加剂抑制菌体生物被膜形成[J]. 周文渊,张宏梅,姜燕,黄慧嫦,陈胜华,廖丁妹,郭凯,张文艳,杨安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2)
[8]响应面法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培养条件[J]. 邓开野,邢盼盼,李南薇,杨公明.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1)
硕士论文
[1]乳杆菌产生的具有抑酵母活性物质的特性研究及分离纯化[D]. 高鹤尘.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8673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蛋白质标准曲线
由图2可知,ALAC-1、ALAC-2、ALAC-3、ALAC-4和ALAC-5代谢产物均可抑制3株病原菌及其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且生物被膜的形成力随着粗提液蛋白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弱。ALAC-5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成膜能力抑制率最高,ALAC-4最弱。在未添加乳杆菌代谢产物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在630 nm下的吸光度为0.095±0.005 3,大肠杆菌0.16±0.004,沙门氏菌0.093±0.002 6,混合菌0.073±0.001,混合菌生物被膜的OD值明显低于3株病原菌单独形成的生物被膜,这是因为在混合菌生物被膜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间存在竞争作用,使得膜中各菌株数量明显减少。Rüger M等[17]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混合菌生物被膜研究发现,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使得其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减弱。Millezi F等[18]研究发现在双菌种生物膜中,大肠杆菌会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易感性。图2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图2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当乳杆菌代谢产物中的蛋白含量为80μg/m L时,ALAC-1、ALAC-5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最强,分别为63.67%、66.39%,菌株ALAC-2、ALAC-3次之,抑制率分别为61.80%、51.98%,ALAC-4最弱,为49.27%;对沙门氏菌生物被膜抑制率大小为:ALAC-5(74.91%)>ALAC-1 (65.23%)>ALAC-2 (56.99%)>ALAC-4(45.16%)>ALAC-3(40.50%),相比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对ALAC-5和ALAC-1敏感性较强,对其余4株较弱之;ALAC-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高达78.95%,其余4株抑制作用同大肠杆菌,即ALAC-1 (69.47%)>ALAC-2 (51.23%)>ALAC-3(45.61%)>ALAC-4(36.49%),但ALAC-2、A LAC-3和ALAC-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低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菌生物被膜抑制率为ALAC-5 (51.82%)>ALAC-1 (44.55%)>ALAC-2(39.10%)>ALAC-3(32.72%)>ALAC-4(31.36%),混合菌生物被膜对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抗性高于3株单一菌生物被膜,因为混合菌生物被膜中各个菌株分泌胞外多糖等物质的多样性,使得菌株间的黏连作用及相互作用力更强,较难以被外界不利因素所影响,增加了混合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性[19-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乳杆菌MXG-68所产细菌素的抑菌特性分析[J]. 满丽莉,向殿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2)
[2]三种不同抑菌圈试验法在牛至油抑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田双娥.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9(01)
[3]不同浓度葡萄糖、氯化钠及氯化铁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研究[J]. 李瑜珍,郑琳,张惠媚,张春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04)
[4]不同培养条件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蜂房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 马艳,李婷婷,崔方超,励建荣. 食品科学. 2017(06)
[5]培养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影响[J]. 刘晶晶,陈晶瑜. 中国酿造. 2016(07)
[6]乳杆菌代谢产生抑菌物质的特性研究[J]. 陈忠军,高鹤尘,李海瑄. 中国乳品工业. 2015(03)
[7]三种食品添加剂抑制菌体生物被膜形成[J]. 周文渊,张宏梅,姜燕,黄慧嫦,陈胜华,廖丁妹,郭凯,张文艳,杨安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2)
[8]响应面法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培养条件[J]. 邓开野,邢盼盼,李南薇,杨公明. 中国食品学报. 2013(11)
硕士论文
[1]乳杆菌产生的具有抑酵母活性物质的特性研究及分离纯化[D]. 高鹤尘.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8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1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