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法同步鉴别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
发布时间:2022-02-12 13:51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鱼类及其制品中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3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通过引物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相对检出限分别为0.5%、1%、0.5%,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文章来源】:食品科学. 2020,41(2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real-time PCR体系的特异性
配制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的混合肉样(各物种源性成分含量比例相同,物种组合见表4),提取各样品D N A,以提取的D N A为模板进行多重real-time PCR扩增,并分析熔解曲线,再次验证所建多重real-time PCR体系的特异性,同时确定各物种成分熔解温度(Tm)分布范围。分析各样品熔解曲线图,结果如图2、3所示,所检样品的熔解曲线峰位置、峰个数均与样品的物种源性成分组成相对应,均没有非特异性峰出现的现象,进一步表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体系具有很好的特异性。3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计算结果见表4。实验并统计不同引物浓度体系、不同模板浓度中3种鱼类的Tm值分布情况,由统计结果可知3种鱼类源性成分的熔解温度分布段分别为蓝鳍金枪鱼源性成分Tm值(74.98±0.60)℃、裸盖鱼源性成分Tm值(78.65±0.71)℃、异鳞蛇鲭源性成分Tm值(82.38±0.25)℃,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均有偏移,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Tm值漂移范围最小,为0.5℃,裸盖鱼源性成分的Tm值漂移范围最大,为1.42℃,整体看来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偏移跨度较小,表明所建方法稳定性较好;各物种源性成分Tm值范围之间相互不交叉,因此,分析所检测样品熔解曲线,根据谱图中溶解峰数和温度范围(即峰的位置)能准确判定所检样品中含有的物种。图2 多重real-time PCR检测各混合样DNA的熔解曲线
所建real-time PCR体系检测3种鱼类混合DNA的熔解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aqMan荧光PCR法快速检测太平洋鳕鱼源性成分[J]. 万超,王雷,王贵滨,杨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7)
[2]应用多重PCR快速鉴定自然发酵肉制品中6种葡萄球菌[J]. 许随根,陈曦,李家鹏,李金春,杨君娜,熊苏玥,戚彪,米瑞芳,黄鑫,乔晓玲,王守伟. 食品科学. 2018(24)
[3]三种金枪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邹盈,李彦坡,戴志远,苏凤贤. 农产品加工. 2018(10)
[4]主要进出口经济鱼类及其制品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孙晓飞,万超,宋大贺,刘淑艳,蒋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8)
[5]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大西洋鳕鱼及其制品的SYBR Green荧光PCR方法[J]. 孙晓飞,蒋丹,万超,刘淑艳,吴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6]鳕鱼产品属性鉴别及细鳞壮鳕检测方法建立[J]. 林霖,陈国培,何永盛,张世伟,杨国武,赖心田. 食品工业. 2017(04)
[7]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J]. 周彤,李家鹏,李金春,乔晓玲,黄鑫,陈曦,杨君娜,郭雅. 食品科学. 2017(12)
[8]应用PCR-FINS技术鉴定金枪鱼罐头中金枪鱼种类[J]. 安丽艳,孟镇,仇凯,钟其顶,杨彤晖,郭新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6)
[9]DNA条形码技术在深圳鱼肉制品鉴定中的应用[J]. 王敏,刘荭,黄海,赵晓萌,石琼,何舜平,孙颖. 食品科学. 2015(20)
[10]DNA条形码技术在食品鉴定中的应用[J]. 吕冬梅,黄原,文慧,赵晓铃,黄冲. 食品科学. 2015(09)
本文编号:3621837
【文章来源】:食品科学. 2020,41(2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real-time PCR体系的特异性
配制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的混合肉样(各物种源性成分含量比例相同,物种组合见表4),提取各样品D N A,以提取的D N A为模板进行多重real-time PCR扩增,并分析熔解曲线,再次验证所建多重real-time PCR体系的特异性,同时确定各物种成分熔解温度(Tm)分布范围。分析各样品熔解曲线图,结果如图2、3所示,所检样品的熔解曲线峰位置、峰个数均与样品的物种源性成分组成相对应,均没有非特异性峰出现的现象,进一步表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体系具有很好的特异性。3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计算结果见表4。实验并统计不同引物浓度体系、不同模板浓度中3种鱼类的Tm值分布情况,由统计结果可知3种鱼类源性成分的熔解温度分布段分别为蓝鳍金枪鱼源性成分Tm值(74.98±0.60)℃、裸盖鱼源性成分Tm值(78.65±0.71)℃、异鳞蛇鲭源性成分Tm值(82.38±0.25)℃,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均有偏移,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Tm值漂移范围最小,为0.5℃,裸盖鱼源性成分的Tm值漂移范围最大,为1.42℃,整体看来各物种源性成分的Tm值偏移跨度较小,表明所建方法稳定性较好;各物种源性成分Tm值范围之间相互不交叉,因此,分析所检测样品熔解曲线,根据谱图中溶解峰数和温度范围(即峰的位置)能准确判定所检样品中含有的物种。图2 多重real-time PCR检测各混合样DNA的熔解曲线
所建real-time PCR体系检测3种鱼类混合DNA的熔解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aqMan荧光PCR法快速检测太平洋鳕鱼源性成分[J]. 万超,王雷,王贵滨,杨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7)
[2]应用多重PCR快速鉴定自然发酵肉制品中6种葡萄球菌[J]. 许随根,陈曦,李家鹏,李金春,杨君娜,熊苏玥,戚彪,米瑞芳,黄鑫,乔晓玲,王守伟. 食品科学. 2018(24)
[3]三种金枪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邹盈,李彦坡,戴志远,苏凤贤. 农产品加工. 2018(10)
[4]主要进出口经济鱼类及其制品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孙晓飞,万超,宋大贺,刘淑艳,蒋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8)
[5]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大西洋鳕鱼及其制品的SYBR Green荧光PCR方法[J]. 孙晓飞,蒋丹,万超,刘淑艳,吴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6]鳕鱼产品属性鉴别及细鳞壮鳕检测方法建立[J]. 林霖,陈国培,何永盛,张世伟,杨国武,赖心田. 食品工业. 2017(04)
[7]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J]. 周彤,李家鹏,李金春,乔晓玲,黄鑫,陈曦,杨君娜,郭雅. 食品科学. 2017(12)
[8]应用PCR-FINS技术鉴定金枪鱼罐头中金枪鱼种类[J]. 安丽艳,孟镇,仇凯,钟其顶,杨彤晖,郭新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6)
[9]DNA条形码技术在深圳鱼肉制品鉴定中的应用[J]. 王敏,刘荭,黄海,赵晓萌,石琼,何舜平,孙颖. 食品科学. 2015(20)
[10]DNA条形码技术在食品鉴定中的应用[J]. 吕冬梅,黄原,文慧,赵晓铃,黄冲. 食品科学. 2015(09)
本文编号:3621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2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