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管理研究的现状与热点是什么?(3)
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校长任期制不利于学校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是治标不治本;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行政化的根源在政府,不理顺政校关系,不改变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校长选拔、任命、考核方式,校长职级制就无法实现“去行政化”。
而当前我国关于校长考核评价的研究非常薄弱,校长更替存在理念缺失、频率紊乱、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也是未来校长任用制度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学校有效管理与改进:以均衡为导向,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近六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以均衡为导向,一方面通过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在学校管理与改进领域,频次较高的二级研究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变革
在学校变革方面,一是关注学校变革的学理研究,包括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动力机制、制度环境和变革途径,学校变革中政府、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教师的角色及冲突等。
二是关注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如何呼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包括重组学校机构、再造学校组织业务流程、培育非正式组织等。
三是关注学校空间变革。学校空间的育人和文化传承价值受到重视,研究者不仅介绍了大量国外新型学校空间设计的案例,而且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建筑学、环境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积极探索学校空间改造之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例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开放式学校设计、北京中关村三小的“班组群”建设等。学校空间建设的理念开始从强调支持“教”到强调支持“学”的转变,从强调独自学习到强调协作和对话的转变,从强调封闭性到强调开放性的转变。
四是关注一贯制学校建设,包括我国一贯制学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国外一贯制学校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五是关注信息技术在学校变革中的应用,包括大数据的应用、未来学校建设等。
2.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
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在实践中有多种模式。以学区制为例,有的地方将学区作为一级教育管理机构,有独立的行政编制;有的地方学区不是一级教育管理机构,而是一种校际联盟。学区的组建,有的以地理位置为优先考虑要素;有的强调强弱学校的搭配。有关集团化办学,也有松散型、紧密型、一体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的共同优势在于资源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
学区制与集团化办学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例如,优势资源方的资源共享动力不足,学校发展同质化,监督评价机制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科学规划、建立价值共识、借助数字化平台打破学校之间的空间隔阂、把集团化和学区制结合起来探索等建议。
3.学校改进
与学校变革不同,学校改进更强调过程的持续性,聚焦于教学这一核心。近六年来,我国的学校改进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改进,除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外,也强调外部专业力量的介入,如委托管理、U-S合作。总体来看,我国学校改进更多借助的是“外力”,而对于学校内生力量的挖掘重视不够,改进措施也不够精细和精准。
在学校改进策略方面,研究者介绍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OECD国家将重点放在增强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上,加强薄弱学校领导培训,发展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师职前教育中为薄弱学校量身设计课程,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预期等。
4.学校特色
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一是关注学校特色的内涵和特征,明晰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是关注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方法与策略,例如,有研究者提出,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由价值澄清、内涵厘清、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六个关键环节和要素构成;有研究者提出学校特色建设的五边形模型;有研究者提出学校特色建设的枣形模型;等等。
三是关注学校特色的评估,包括评估的主体、标准及特色学校的办学绩效。
四是关注学校特色建设面临的困境,如义务教育阶段的统一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的矛盾,学校评价机制单一、课程与教学自主权不充分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制约,等等。
5.学校文化
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在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文化也因此成为近六年来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但不同时期研究者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2011—2012年,重点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向、教师流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2013—2014年,重点关注学校文化的诊断与评估,学校仪式、校训等微观层面的学校文化研究;2015—2016年,重点关注多校区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对学校文化建设热的反思。
(四)教师管理:绩效工资与教师流动的实证研究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我国于2009年推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2012年颁布教师专业标准,2013年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2014年推行教师交流轮岗,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2015年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这些政策的频繁出台,推动了教师管理研究的蓬勃发展。其中,大量关于绩效工资和教师流动的实证研究,更是为政策的改进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1.绩效工资
关于绩效工资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教师工资水平的变化。王雪婷、司成勇的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九成的教师表示工资增长了,而在欠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只有26%。曾晓东、易文君的调查显示,教师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绩效工资上,地方决定的工资部分已经占到工资总量的50%~80%。吴红斌、马莉萍的调查显示,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绩效工资的增幅比例高于基本工资的增幅,但区域间仍有显著差距。教师津贴补贴的县际间差异加大,教师奖金绩效县际差异减小,基本工资则基本保持不变。
二是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满意度。杨春芳、王志辉的调查显示,63%的教师对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熊伟荣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教师对绩效工资分配不满意,55%的教师认为绩效工资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周兴平的调查显示,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职务级别越高的教师满意度越高,教龄越长、周课时数越多的教师满意度越低。城市学校教师满意度高于农村学校。
本文编号:1270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7078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