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育期刊 >

针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调研,对语言文字的冲击 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报告3

发布时间:2017-12-09 20:01

市和高校座谈会,3次在国家语委全委会和咨询委员会会议、2次在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并向相关部委、地方语委、部内司局、高校等139家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集中修改50余次,形成了《纲要》(征求意见稿)。《纲要》(征求意见稿)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绩经验,将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注重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指导思想和相应的工作方针,提出了提升公民的语言能力和国家的语言能力问题。

2.开展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系列活动

教育部、国家语委先后在《光明日报》《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应用》等报刊杂志上组织发表纪念文章,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语言文字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开辟专栏,介绍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总结回顾10年来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开展语言文字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征集网民关心的语言文字社会热点问题。

海南省于7月31日颁布了《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使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增加到32个。国家工商总局9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广告语言文字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按照文件,专项检查清理所辖区内电视、报纸、期刊、印刷品广告以及户外广告中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

3.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2010年,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继续扎实、深入、稳步进行,取得显著成效。分别有1个一类城市(青海西宁市)、35个二类城市、119个三类城市通过评估达标认定。天津市、江苏省分别完成对所有一类、二类、三类城市的评估认定工作,实现省(市)域内全面达标。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3个一类城市、226个二类城市、359个三类城市通过达标认定,分别约占全国一、二、三类城市总数的92%、68%、17%。

2010年评估推动建立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23个,增加行政编制23个、事业编制5个,新设立或增加办公经费数272万元,增加专项评估经费422万元,推动近160多个城市39.15万人开展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19.2万人开展窗口行业普通话测试。

2010年度,全国各地共测试417.9万人次,其中公务员17.85万人次,教师41.36万人次,学生335.5万人次,广电系统0.44万人次,社会其他人员22.83万人次。其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人员达163.7万人次。

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地累计共测试3522.46万人次;全国共建立测试站1462个,其中市级测试站419个,高校测试站997个,行业测试站46个。全国现有测试视导员1283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4.76万人,其中国家级测试员0.43万人,省级测试员4.66万人。

4.稳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

完成了《规范汉字表》的修改完善工作。组织专家按照“认真对待,综合分析,实事求是,慎重处理”的原则,对2009年公开征求意见中征集的3141件社会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类整理、分析研究,对字表进一步修改完善。审定发布《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汉语口语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两个汉语国际教育标准,对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标准化,提升汉语国际影响力、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5.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科研管理工作

面向全社会征集科研项目选题建议。召开“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研讨会”,总结“十一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工作,研究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形成了《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规划(征求意见稿)》《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项目指南(征求意见稿)》。筹划国家语委的科研基地建设。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与有关机构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6.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举办了6场以诵读为主的传统节日晚会。8月在山东潍坊举办了“中华诵·2010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在19个省(区、市)和11所直属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共涉及18261所中小学、286所中等职业中学、97所省属高校。试点地区和学校将诵读行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7.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

在广泛研究、深入试点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调查手册分“调查规范”和“调查表”两部分,“调查规范”收入与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直接相关的各种规定,“调查表”是汉语方言和地方普通话的调查条目。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江苏第二批试点的验收工作,启动了第三批语言资源调查工作。

8.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研

4月,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等组成调研组,赴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等省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研。调研发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十分必要,有利于克服语言障碍,使儿童更好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民汉兼通的人才。

9.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

2010年,为落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国家语委牵头启动了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与台湾相对应,分别成立了词典编写组、信息技术组、科技名词对照组、组织协调组4个工作小组,并落实了出版单位。截至2010年底,举办了3轮会谈和3次分组会谈(信息技术组1次、科技名词对照组2次),达成了多项共识。

10.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成立

2010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共建暨揭牌仪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等出席了会议。手语、盲文作为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语、盲文的使用涉及三千万聋人、盲人的切身利益,社会性强,影响面广,专业化程度强。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加强手语、盲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是“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编号:127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7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