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_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

发布时间:2016-09-29 08:32

  本文关键词: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传播文化 张 晶: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

审美因素而言,电视比其他途径或方式,都更为广泛、更为直接。

经典美学对于审美与非审美的判断,首先是“审美无利害”的命题。这一点,在康德美学中是首当其冲的。康德的美学名著《判断力批判》是以此为第一命题来奠基审美这座大厦的,认为如果有些微的利害感,就很难称其为审美了。康德断言:“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这种论断尽管有些绝对化,但在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这个意义上,其实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相类似的看法。如老子的“虚静”,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味象”,都是在讲摆脱日常功利纠缠的纯粹的审美心理。这对于传统艺术来说,是处在审美静观状态的必要条件。而电视图像则不然,对于视觉感官,它有足够的冲击力,对于现实生活,它有强烈的介入性。如果再以“无利害”作为审美的标尺,那就只有把电视排除于审美活动之外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电视图像对于当代的审美来说,早已成为主角。动态转换中的电视图像以其画面的奇妙、意境的灵动、人物表情的“超真实”以及情境的戏剧化因素,而创造出新的审美机制,如果硬要否认其审美性质,那就近乎于“缘木求鱼”般的荒唐了!

审美文化不同于视觉文化、媒介文化、大众文化等概念的被动描述性质,而兼有被动描述和主动建构两方面的内涵。它指涉了当代文化中审美因素普遍加强的现象,同时,也是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视觉文化、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等,都有很多审美的因素,但也有很多非审美的东西;审美文化则是指其中审美因素的总称。审美本身在现阶段具有明显的感性化和符号化的性质,同时也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指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描述,恰恰在今天开始现出了端倪。马克思指出了“属人的本质”也是“社会的人”的本质:“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属人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因为不仅是五官感觉,而且是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总之,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16

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审美文化自然不能代表或囊括文化的全部,但却是人类解放自身的指向所在。电视不仅是当代电子科技的产物,也是人类现阶段审美文化的应运而生。我们不必苛责电视背负起人类文化的全部责任,而从传播媒介的意义上讲,它又有着无法取代的功能。文化的符号化成为一种进程,而电子成像又是当下符号的主要重要形式。审美成为新一轮的生活追逐,乃至潜移默化地进入了人生的多个侧面。其得其失,或成或毁,电视的作用都是无法忽略的。我们须当正视这个现实,使电视在审美文化建设方面的功能发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对于人的现实生存来说,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

一件令人喜悦的好事。相对于那些以能吃上饱饭为目标的年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填了那么多审美的、艺术化的因素,赏心悦目的东西在我们的时间和空间里占有了更多的份额。这是在以往那些几乎谈不上什么审美的日子里所无法想见的,也是没有经历过那种日子的青年一代感受不到的。以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幻象之美,又在“日常生活审美化”里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在美学的学理层面,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症候使美学家或许是喜忧参半,审美化艺术化在生活中的泛溢,与之俱来的便是它的浅表化,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被“稀释”得难见踪影。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明确地道出了这种忧虑:“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这一生气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它与日俱增地支配着我们的文化总体形式。经验和娱乐近年来成了文化的指南。一个日益扩张的节庆文化和娱乐,侍奉着一个休闲和经验的社会。审美化的一些太为突兀的分支,以及现实赤裸裸的化妆打扮固然可以博得一笑,但是触及作为总体的文化,它可不再是好笑的事情。”韦尔施揭示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审美浅表化的普遍存在,认为其成为“总体的文化”是一件可堪忧虑的事情。现在的审美经验如詹姆逊所说既是太多,又是太少!詹姆逊对现在的审美有这样的估计:“我们很快就会明白,在一个如此多的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审美经验的概念既太少又太多,因为从那个意义上说,审美经验随处即是,并且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与日常生活中。但正是这种文化的扩散(在更大、更宏伟的意义上说)使个人艺术作品的观念成为问题,

1

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总第164期)

上一页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26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