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国际化在全球纪录片产业已是潮流,2011年1月1日8点覆盖全球的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纪录片频道——CCTV-9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它标志着我国纪录片发展进入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崭新时期。该频道开播的第一部纪录片是由我国央视控股的中视传媒与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花费三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美丽中国》,它是我国纪录片迈入国际化轨道的典型代表,央视把它作为纪录片频道开播的首个节目,说明纪录片《美丽中国》体现出了国内纪录片的最高水平。 本论文以《美丽中国》为例,运用美学、哲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来分析它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同时把《美丽中国》与BBC拍摄的野性系列片之一的《野性非洲》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然后总结《美丽中国》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再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自然类题材纪录片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与采取的策略。以下是本论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章是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研究方案。 第二章是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简要评述情况,包括阐述、热播原因分析和艺术特征三部分。 第三章是纪录片《美丽中国》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笔者认为一切能够表现作品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艺术构思的表现、艺术传达表现(视听觉元素分析、蒙太奇分析和叙事策略等内容)。 第四章是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审美特征研究。审美是审美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包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领悟,人们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提高思想觉悟、感染心灵的作用。该章节从这一审美理念出发,分析纪录片《美丽中国》意境美和人文美的叠加、民族文化之美、生态和谐美、真实美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是对纪录片《美丽中国》与BBC《野性非洲》的比较研究,找出它们的差异,,寻求各自的优势。 第六章是对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反思与启示,首先是分析《美丽中国》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虽然《美丽中国》画面唯美、精致,传达主题很深刻,但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理念的加强缺乏深度。然后是分析当下自然类题材纪录片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选题难度
二、 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第二章 《美丽中国》的简评
第一节 纪录片《美丽中国》阐述
一、 内容介绍
二、 时代背景
三、 播后反响及获得奖项
第二节 纪录片《美丽中国》热播原因分析
一、 时代性
二、 趣味性
三、 民族性
第三节 纪录片《美丽中国》的艺术特征
一、 主题内涵
二、 影像风格
三、 故事情节
第三章 《美丽中国》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第一节 创作者的艺术构思表现
一、 拍摄题材和视角的选取
二、 主题思想的酝酿和确定
三、 情节的安排和结构的设置
四、 细节表现和节奏掌握
第二节 《美丽中国》的艺术传达表现
一、 《美丽中国》视觉元素分析
二、 《美丽中国》听觉元素分析
三、 《美丽中国》蒙太奇分析
第三节 《美丽中国》叙事策略表现
一、 叙事界定
二、 叙事策略
第四章 纪录片《美丽中国》审美特征研究
第一节 意境美和人文美的叠加
一、 情与景的交融
二、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 人文关怀意识
第二节 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一、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 民族、传统文化与主题的关系
第三节 生态和谐美
一、 和谐思想
二、 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第四节 真实美
一、 客观真实美
二、 艺术真实美
第五章 纪录片《美丽中国》与 BBC《野性非洲》比较
第一节 艺术表现手法比较
一、 艺术构思表现
二、 艺术传达表现
第二节 审美特征比较
一、 文化内涵
二、 人文关怀
第六章 对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反思与启示
一、 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反思
二、 制约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 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邢勇;;话语:审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全新视角[J];传媒;2009年02期
3 郭艳梅;陈家平;;浅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视角变化[J];当代电视;2009年10期
4 顾燕;;浅谈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视角[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5 冯欣;;《美丽中国》全案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2年08期
6 张佰明;;善用品牌杠杆,超越《美丽中国》——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12期
7 张国礼;周利明;张颐武;刘欣;;从纪录片《美丽中国》看电视节目国际合作的策略与运营[J];电视研究;2010年02期
8 刘搏章;;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试论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11年13期
9 马池珠;;论科教电视节目的编导艺术[J];理论学刊;2012年01期
10 杨铮;赵羡彩;;《美丽中国》对我国自然环境类纪录片出海的启示[J];媒体时代;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生态美学视域下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矗;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生态纪录片叙事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蕊;乡土视听艺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阳;受众视角下的纪录片市场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德银;论《森林之歌》的故事化创作[D];苏州大学;2009年
6 冉娟;国产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周韧;论蒙太奇对纪实类摄影表达方式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天放;时代变迁与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视角的转换[D];暨南大学;2010年
9 王静波;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燕玲;电视深度调查类节目中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1458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5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