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仿真抑或表演——从鲍德里亚的视角来看
本文选题:后现代社会 切入点:文化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现代社会是批量生产走向极端的社会,是生产过剩的社会。物质领域的生产过剩会使生产失去意义。这会使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文化领域,使文化领域的发展超出社会需求而出现文化生产的过剩。这种文化生产的过剩,在新闻传播领域表现为新闻与广告无法区分,新闻不再告知,新闻的内容无法区分真假。在研究领域,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脱离现实,它们不再研究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而成为科学自身的再生产,是一种科学自身的复制。在文学艺术领域,由于过度的生产,生活与艺术的距离在消失,艺术不再可能超越生活来表达意义,我们已经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在生活还是在表演。于是在后现代社会,艺术作品不再表达意义,艺术的无意义实际上就是生产失去目的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Abstract]:The post-modern society is a society of mass production to the extreme, a society of overproduction. The surplus of production in the material field will make production meaningless. This will lead to the transfer of a large amount of labor force to the cultural field. The exces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culture exceeding the needs of society. This exces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field of new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ability to distinguish news from advertising, and the fact that news no longer informs. The contents of news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between true and false.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science, especially social science, is divorced from reality. Instead of studying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y become the reproduction of science itself. It is a copy of science itself.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because of excessive production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art, it is no longer possible for art to express its meaning beyond life. We have been unable to tell whether we are living or performing, so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the works of art no longer express meaning, the meaningless art is actually the production of lost purpose in the field of art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所;
【分类号】:G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汪德宁;;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6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0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存明;;仿像: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景观[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9期
2 吕少勇;后现代的离轨者——影片《昨天》评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蔡葵;后现代社会的服装及消费特征[J];装饰;2003年08期
4 俞金尧;令人困惑的“后现代”[J];学术研究;2004年04期
5 蓝水,熊筝;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向——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宋一苇;;后现代在中国:时尚的?还是批判的?[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3期
7 金丹元;;是“后现代死了”,还是应超越后现代?——对后现代与庄、禅式思维的整体性反思[J];学术月刊;2006年01期
8 李淼;;论后现代下设计生存方式的转变[J];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9 雷纳·温特;张道建;;文化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抵抗社会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10 刘雅倩;;论詹姆逊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的主要特征[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顾凤威;;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杜以芬;;“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合法性的局限——浅谈利奥塔对后现代知识的社会学批判[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素琼;顾鸣;;浅议后现代扎染艺术表现新形式[A];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梦阳;;后现代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萧萧;;跨界越位的后现代:以林德俊《乐善好诗》为例[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钱伟量;;维特根斯坦与技术的后现代策略[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7 周菲;;重读图像——当代艺术中的图像游戏[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8 丁社教;郑萍;;信仰三题[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维杰;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清;走出后现代社会危机的苦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段玮;后现代社会科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董亦佳;马克思主义的滋养与后现代文艺的更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陆静;非确定性知识—后现代视域内的知识观[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徐磊;后现代电影创作分析及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罗小凤;超真实的后现代性话语[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廖恒;后现代状态下的时间观念[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盈盈;后现代影响下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t,
本文编号:161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61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