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国际学校 切入点:教学过程最优化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笔者在上海市某著名国际学校内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期间,深入了解了国际学校的教学体制和模式,通过与国内学校进行比较,归纳出国际学校的一些特点:学生生源广泛,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培养目标与国际接轨;课程设置具有世界标准;管理模式具有国际特色。随后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以及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国际学校学生的特点:国籍众多的学校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学习水平与初始技能差异较大。 在对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发现利用针对国际学校特点而设计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分组式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较好的吸引国际学校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注意力,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以一节包括两个课时的“广告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记录,来分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和效果,并论证了该课程是否达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 本文的论述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由于水平有限,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Abstract]:While serving a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in a famous international school in Shanghai, the author deeply understood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mode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conclud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domestic schools. Has a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aims to connec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with world standards; management model with inter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n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observation,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a period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schools with many nationalities hav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are huge; the mobility of students is greater; and the learning level and initial skills are quite different. After deeply studying the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design method, the optimization theory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effective teaching, Find out the teach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 It can not only attrac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but also get better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with a section of classroom records of the course "basic Advertising Design" which includes two classes, and proves whether the course has achieved the optimum teaching process. The discussi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because of the limited level and many deficiencies.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P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杰;;读点英国杂志,“营养”更平衡[J];南风窗;2011年1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发;沈涛;陈康;陈熙平;刘健国;冯元红;唐大春;;成都美视国际学校营养套餐的开发与应用[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3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陈康;沈涛;唐华;高岭;;我校学生营养指导工作初探[A];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朱永国;甘运标;;论体育实践教学过程的优化[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荣;;使用凸显功能 管理提升效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陈康;;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的建议[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6 汤启明;陈卓;;重庆国际学校文体中心预应力混凝土屋盖结构设计[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贵星;;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情况[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常胜;;关于新华侨华人在沪创业的调查与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吴福根;;写作教学中的主旋律:培养创新思维[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亚芬;;“万里”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办学理念[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丽燕;中澳合作海西正兴国际学校在漳落户[N];闽南日报;2010年
2 赵玉成;国际学校不是“世外桃源”[N];文汇报;2010年
3 李向群;岷厦国际学校的“掌门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记者 贾晓燕;西城兴办国际学校和幼儿园[N];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姚卓文;新建国际学校今秋招生[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杨帆;打造苏州涉外教育品牌[N];苏州日报;2006年
7 陈庆达;预收学费究竟该不该退[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黄海;外籍高管如何选择国际学校?[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丛林;无锡伊顿国际学校落成[N];无锡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周杰;昆明国际学校落户经开区[N];云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良;国际学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慧;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刍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4 倪永凯;SIS国际学校的教师招聘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作梅;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桂珍;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及其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兰;国际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云起;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最优化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阮陈千凤;胡志明市两所国际学校汉语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试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盖照丹;北京和英国国际学校部分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各要素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4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65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