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20:02

  本文关键词: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在旅游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报告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劲的发展动力。国内旅游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百花齐放,旅游产业之间竞争加剧。如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摆脱落后的发展地位,健全自身的基础设施,突出本身旅游资源的特色,展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悠久的人文资源,改善对旅游形象认识的不足,都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旅游形象分析不深,定位不准,这些因素阻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创立个性鲜明、富有吸引力和强力号召力的旅游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占领市场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辽河旅游带地方性的基础上,运用CIS战略对辽河旅游带形象进行探讨,并对辽河旅游带的旅游形象的设计及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旅游形象的设计和传播及其相关理论分析。在引入顾客价值理论和CIS战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之间关系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为旅游形象的设计和传播提供理论依据。(2)从四个方面对辽河旅游带进行地方性的分析研究:分别对铁岭、沈阳、鞍山和盘锦进行旅游资源分析;从旅游资源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四方面对辽河旅游带进行SWOT分析;对地方文脉分析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方面;对旅游受众进行分析,将游客目标分成三个等级。(3)分析了辽河旅游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对旅游形象进行理念形象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和行为形象设计。确定辽河旅游带的旅游形象的定位,突出辽河旅游带的湿地生态资源、乡村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人文特色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辽河旅游形象的徽标设计——“辽河生态旅游”。(4)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形象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传播,名人效应传播、口碑效应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等诸多旅游形象传播可行性建议并提出相关辅助性策略建议:政府支持,营造旅游产业良好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经济体系;人才兴业,抢占旅游产业发展制高点;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关键词】:旅游形象 设计 传播 辽河旅游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6;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绪论10-15
  • 1.1 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2-15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技术路线13-14
  • 1.3.3 研究内容14-15
  • 2、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理论分析15-17
  • 2.1 旅游形象的内涵15-16
  • 2.1.1 形象15
  • 2.1.2 旅游形象15
  • 2.1.3 旅游形象的形成机制15-16
  • 2.1.4 旅游形象传播16
  • 2.2 理论基础16-17
  • 2.2.1 CIS(企业识别系统)16
  • 2.2.2 顾客价值理论16-17
  • 3、辽河旅游带的旅游的地方性研究17-33
  • 3.1 辽河旅游带的旅游资源分析17-21
  • 3.1.1 幽谷文化生态综合旅游区(铁岭段)20
  • 3.1.2 休闲都市生态综合旅游区(沈阳段)20-21
  • 3.1.3 田园乡村生态综合旅游区(鞍山段)21
  • 3.1.4 奇异风光生态综合旅游区(盘锦段)21
  • 3.2 辽河旅游带的旅游资源SWOT分析21-25
  • 3.2.1 S(Strengths)优势分析21-23
  • 3.2.2 W(Weaknesses)劣势分析23
  • 3.2.3 O(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23-24
  • 3.2.4 T(Threats)挑战分析24-25
  • 3.3 辽河旅游带的旅游文脉分析25-28
  • 3.3.1 自然生态资源多姿多彩25-26
  • 3.3.2 历史文化资源源远流长26-28
  • 3.4 辽河旅游带的旅游受众分析28-33
  • 3.4.1 需求类型分析28-30
  • 3.4.2 目标市场分析30-33
  • 4、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设计33-40
  • 4.1 旅游形象设计原则33-34
  • 4.1.1 整体性33
  • 4.1.2 特质性33
  • 4.1.3 动态性33-34
  • 4.2 辽河旅游带的旅游形象设计34-40
  • 4.2.1 性质定位34
  • 4.2.2 理念形象设计34-36
  • 4.2.3 行为形象设计36-37
  • 4.2.4 视觉旅游形象设计37
  • 4.2.5 徽标设计37-40
  • 5、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传播分析40-44
  • 5.1 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传播原则40-41
  • 5.1.1 注重树立辽河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40
  • 5.1.2 突出辽河旅游地方特色,兼顾旅游资源多样性40
  • 5.1.3 强化以人为主的旅游理念,体现旅游区域人文关怀40-41
  • 5.2 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传播途径41-42
  • 5.2.1 形象广告传播41
  • 5.2.2 公共关系策略41
  • 5.2.3 名人效应传播41
  • 5.2.4 口碑效应传播41-42
  • 5.2.5 整合营销传播42
  • 5.3 辽河旅游带形象传播辅助策略42-44
  • 5.3.1 政府支持,营造旅游产业良好发展环境42
  • 5.3.2 招商引资, 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经济体系42-43
  • 5.3.3 人才兴业,抢占旅游产业发展制高点43
  • 5.3.4 创新机制,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43-44
  • 6.总结与讨论44-46
  • 6.1 结论44
  • 6.2 创新之处44-45
  • 6.3 研究不足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9
  • 参与课题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维华;图书馆形象设计与建设初探[J];医学信息;2001年01期

2 郝馨;田伟;;论服饰在个人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2年02期

3 邵晗;;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基础化妆课程教学分析[J];艺术科技;2014年03期

4 郭洪新;把形象设计引入报业[J];新闻与写作;2000年08期

5 李旭蕾;;创新性设计表现——对品牌形象设计的研究及思考[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6 陈东;从长春图书馆馆标的确立谈图书馆形象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1999年05期

7 肖慧;;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建;;特产形象推广研究——以银杏产品形象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9 陈培礼,李建军;试论图书馆名牌形成的共性基础:形象设计[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陈莎莎;;电视屏幕形象设计与造型[J];视听纵横;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启文;黄希庭;;形象设计的几点心理学思考[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于光远;;我也谈谈“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问题”[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3 张占仓;杨迅周;杨延哲;;市场经济与地区形象设计[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康柳硕;;略论人民币图案的人物形象设计[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北京2008:全人类智慧成就的千年盛会——对第29届奥运会形象设计的主题、内涵和标准的建议报告[A];2004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邓杨;袁犁;;历史小城镇形象设计探究[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琳;;“色彩诊断”在日常自我形象设计中的运用[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8 胡艳丽;;流行色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牛太祥;;对我国几个标志性建筑形象设计的一些看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金梅;;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色彩训练与教学——《人物形象设计风格配色》课例设计[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嘉年;形象设计的新世纪[N];安徽日报;2003年

2 记者 周萱;女皇文化陈列馆形象设计通过评审[N];广元日报;2010年

3 吴昊;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手段[N];中国旅游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文明;长沙“官员形象设计”公司生意淡[N];法制日报;2008年

5 巨睿;2分钟的世界[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记者 秦晖 通讯员 林启词;化妆第一课:把自己变成骷髅[N];广州日报;2006年

7 苏凡;都市文化消费多元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8 苏凡;关注文化消费[N];经济消息报;2000年

9 苏凡;城市人文化消费多样化[N];山西日报;2000年

10 杨淳;让产品形象设计走向系统化[N];中国包装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楠;基于在微信平台中的品牌形象应用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歧秋;成都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郝培琳;非物质文化视角影响下城镇形象设计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金英;“津韵”品牌形象设计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琦惠;数字风格图形在个性化品牌形象中的设计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霜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何禹霏;羊绒服饰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8 周舟;儿童连线玩具“连想力”品牌形象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艳;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凯;设计战略控制下的产品形象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辽河旅游带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321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