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1: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商品竞争日趋激烈,大众传媒的发达使广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语体现已逐渐成为了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广告受众的角度,用图形-背景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广告双关语设计的一般机制。本文着重研究三个问题:1.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双关语在广告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2.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可以将广告双关语分为哪几层图形背景关系?3.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如何解释广告双关语?本论文共包含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整体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三章为该论文的理论基础—广告双关语的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机制以及该论文的研究问题,数据搜集和数据呈现。第四章应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广告双关语的运行机制,深入地研究了图形背景理论与广告双关语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为该论文的总结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该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为今后的研究提出的建议。因为本文主要研究广告中的双关语,作者同时收集了中外不同类别的广告语。另外,作者在选取本文的分析数据时,数据大多来自于书及杂志中所出现过的中外广告语,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作者甚至制作了调查问卷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而作者分析数据的语言选取的是英文。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广告双关语具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为突显功能,即广告中的双关语作为图形,使得广告更具有突出性;另一功能为支撑功能,就如图形不能离开背景单独存在一样,广告本身也是双关语的支撑。广告双关语具有三层图形—背景关系:第一层为分解层:广告语言和一般语言之间的关系;第二层为双关层:广告中的双关语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第三层为连接层:广告中双关语的广告意义和一般意义之间的关系。广告受众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通过最初的分解层激活双关层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连接层的意义得到广告双关语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广告双关语 图形-背景理论 识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Introduction9-13
  •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tudy9-10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
  • 1.3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10-11
  • 1.4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
  • 2 Literature Review13-27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un13-17
  • 2.1.1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n13-15
  • 2.1.2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n15-16
  • 2.1.3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Pun16-17
  • 2.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igure- Ground Theory17-23
  • 2.2.1 The origin of figure- ground theory17-19
  • 2.2.2 Figure-Ground Segregation19-20
  • 2.2.3 The Properties of Figure- Ground Theory20-21
  • 2.2.4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e- Ground Theory21-23
  • 2.3 Previous Study of Pun in Advertising23-27
  • 2.3.1 Previous Researches of Pun in Advertising Aboard24
  • 2.3.2 Previous Researches of Pun in Advertising at Home24-27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27-32
  • 3.1 The Mechanism of Figure-Ground Theory in Pun in Advertising27-29
  • 3.1.1 Identification of Figure- Ground Theory in Pun27-28
  • 3.1.2 Three Levels of Figure- Ground Theory Organization in Pun28-29
  • 3.2 Methodology29-30
  • 3.2.1 The Research Questions29
  • 3.2.2 Data Collection29-30
  • 3.3 Data Presentation30-32
  • 4 Analysis of of Pun in Ads Based on Figure-Ground Theory32-54
  • 4.1 The Explanation of Pun in Advertising with Figure-Ground Theory32-51
  • 4.1.1 The Explanation of Phonetic Pun33-39
  • 4.1.2 The Explanation of Semantic Pun39-46
  • 4.1.3 The Explanation of Complex Pun46-48
  • 4.1.4 The Explanation of Grammatical pun48-51
  • 4.2 Functions of Pun in Advertising based on the Figure- Ground Theory51-54
  • 4.2.1 The Prominent Function of Figure51-52
  • 4.2.2 The Supportive Function of Ground52-54
  • 5 Conclusion54-58
  • 5.1 Major Findings54-55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5-56
  • 5.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56-58
  • References58-59
  • Appendix A59-61
  • Acknowledgements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律;胡东平;;关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汉存现构式对比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郑玉玲;论科学理论的经验评价——兼论经验评价向背景理论评价的渗透[J];哲学研究;1989年09期

3 马敏;;浅谈焦点/背景理论的解释力[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年01期

4 朱厚敏;试论图形——背景理论及其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潘平;;浅论图形—背景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郝霞;;图形背景理论与翻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张久全;;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梁丽,赵静;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金金;刘丽丽;;汉语歇后语的图形背景理论阐释[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迟腾飞;;翻译研究中图形—背景理论的关照[J];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玲;;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从属结构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乐;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倒装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何雨莉;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慧;移位构式象似性的图形背景理论阐释[D];西南大学;2009年

4 曹作宇;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英汉语序的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许维婷;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汉诗歌认知对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6 府亚琴;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汉语名名复合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郑海燕;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政治新闻批评话语分析及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刘燕;英汉复合句语序差异的图形—背景理论阐释[D];山东大学;2010年

9 蒋甜;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风格的翻译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仕妍;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体现及其对意境的阐释力[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333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