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理念与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1-10-26 10:12
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也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汲取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语文教育改革者的研究成果。魏书生作为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能够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借鉴,也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因此本文以语文新课程的理念观照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从七个方面来比较阐释。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章就新课标中提到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招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文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观照魏书生的改革实践,阐发魏书生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校外资源和校内资源两个方面,重点指出校外课程资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二、教材的自主编制...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校外资源
(一) 家庭中学语文
(二) 社会中学语文
(三) 大自然中学语文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校内资源
(一) 显性资源
(二) 隐性资源
第二章 教材的自主编制或再加工
一、整册教材的再加工
二、单元的再加工
三、一篇课文的再加工
第三章 三维目标的初步体认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章 平等、对话式的教学
一、新的师生关系
二、新的学生观
(一) 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 自主的学习方式
(三) 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三、新的教师观
(一) 观念系统的角色转换
(二) 能力系统的角色转换
第五章 充分尊重主体的评价
一、作文—学生互相批改
二、作业—学生自己留
三、考试—学生自己出题、评卷
(一) 出题
(二) 评卷
第六章 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语文审美因素的缺失
二、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整体性不够
三、有过于强调知识之嫌
四、在教学中很少涉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两项教学内容
五、教育教学思想缺少必要的发展
第七章 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书生隐性课程初探[J]. 李冲锋. 教育革新. 2006(03)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例——魏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新课改的启示[J]. 李冲锋,于源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01)
[3]异质介入启人思——关于魏书生与语文新课程[J]. 潘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12)
[4]试论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先进性[J]. 张德志. 辽宁教育. 2005(12)
[5]自强与创新——我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解读[J]. 谈运瑞.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6]浅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J]. 杨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7]从赫尔巴特到魏书生——浅谈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J]. 章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语文新课标与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J]. 孟庆欣.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2(05)
[9]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综论[J]. 李冲锋.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0]我评魏书生(二)——魏书生的“教书”与“育人”[J]. 侯器. 教学与管理. 2000(11)
硕士论文
[1]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D]. 左言洪.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魏书生与宁鸿彬语文教学思想比较研究[D]. 杨雪梅.云南师范大学 2006
[3]关于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对策研究[D]. 张国田.辽宁师范大学 2004
[4]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D]. 李玉凤.华东师范大学 2003
[5]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朱江.扬州大学 2003
[6]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教学改革之比较[D]. 张卫建.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932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的提出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校外资源
(一) 家庭中学语文
(二) 社会中学语文
(三) 大自然中学语文
二、语文校本课程的校内资源
(一) 显性资源
(二) 隐性资源
第二章 教材的自主编制或再加工
一、整册教材的再加工
二、单元的再加工
三、一篇课文的再加工
第三章 三维目标的初步体认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章 平等、对话式的教学
一、新的师生关系
二、新的学生观
(一) 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 自主的学习方式
(三) 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三、新的教师观
(一) 观念系统的角色转换
(二) 能力系统的角色转换
第五章 充分尊重主体的评价
一、作文—学生互相批改
二、作业—学生自己留
三、考试—学生自己出题、评卷
(一) 出题
(二) 评卷
第六章 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语文审美因素的缺失
二、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整体性不够
三、有过于强调知识之嫌
四、在教学中很少涉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两项教学内容
五、教育教学思想缺少必要的发展
第七章 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书生隐性课程初探[J]. 李冲锋. 教育革新. 2006(03)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例——魏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新课改的启示[J]. 李冲锋,于源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01)
[3]异质介入启人思——关于魏书生与语文新课程[J]. 潘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12)
[4]试论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先进性[J]. 张德志. 辽宁教育. 2005(12)
[5]自强与创新——我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解读[J]. 谈运瑞.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6]浅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J]. 杨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7]从赫尔巴特到魏书生——浅谈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J]. 章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语文新课标与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J]. 孟庆欣.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2(05)
[9]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综论[J]. 李冲锋.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0]我评魏书生(二)——魏书生的“教书”与“育人”[J]. 侯器. 教学与管理. 2000(11)
硕士论文
[1]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D]. 左言洪.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魏书生与宁鸿彬语文教学思想比较研究[D]. 杨雪梅.云南师范大学 2006
[3]关于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对策研究[D]. 张国田.辽宁师范大学 2004
[4]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D]. 李玉凤.华东师范大学 2003
[5]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朱江.扬州大学 2003
[6]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教学改革之比较[D]. 张卫建.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345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