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23:09

  本文关键词: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通过它可以将本民族或本地区优秀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保存下来,它的变迁也将记录着这个民族与地区的发展。然而,当一个民族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它的语言也必将逐渐走向濒危直至消失。满语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满族的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地位和影响也不断的下降,现在已经到了濒临消失的境况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对满语现状进行分析。本文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研究满语生存的政策环境,这样才能将满语由盛转衰、逐步走向濒危的原因剖析出来,在此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语言保护政策的经验,逐一给出对策。 本文在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的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语言政策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满语濒危问题的理论基础。根据语言政策理论,本文从满语政策制定和满语政策执行的角度阐述了满语濒危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成因。这些原因主要有满语政策议程不完善、政策规划不合理、满语政策方案编制主体素质偏低、满语政策方案评估不到位、全能政府思想的影响、满语政策执行环境复杂。在后文中,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语言的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并在全文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保护和发展满语的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完善满语政策议程,促进满语政策的建立、完善满语政策规划,促进满语政策结构合理化、提升满语政策方案编制主体的素质、加强满语政策方案评估工作、加快政府转型步伐,提倡多中心保护满语、创造良好的满语政策执行环境。希望这些政策意见能为我国满语的保护和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满语 语言政策 满语政策 保护政策 发展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221;D6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8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4-16
  • (一) 背景14-15
  • (二) 意义15-16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6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9-26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6-27
  • (一) 研究内容26
  • (二) 研究方法26-27
  • 四、 创新之处27-28
  • 第二章 语言政策概念及相关理论28-48
  • 一、 语言政策的概念28-31
  • (一) 语言28-29
  • (二) 语言政策29-30
  • (三) 满语保护和发展政策30-31
  • 二、 语言政策的表现形式及特征31-35
  • (一) 语言政策的表现形式31-33
  • (二) 语言政策的特征33-35
  • 三、 相关语言政策理论35-44
  • (一) 语言政策制定理论35-40
  • (二) 语言政策执行理论40-44
  • 四、 研究语言政策的意义44-48
  • (一) 有利于落实国家民族政策44
  • (二) 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44-45
  • (三) 有利于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和东北亚满-通古斯文化45-46
  • (四)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46-47
  • (五) 有利于提升近现代汉语的研究水平与层次47-48
  • 第三章 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现状48-62
  • 一、 清代的满语政策48-53
  • (一) 满语教育确立为国策48-50
  • (二) 官员升迁考查满语50-51
  • (三) 编修教材辞书和命名地名51
  • (四) 满汉分居分治政策51-53
  •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满语政策53-62
  • (一) 新中国成立到 1985 年:满语政策孕育期54-56
  • (二) 1985 年至今:满语政策发展期56-62
  • 第四章 满语保护和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62-81
  • 一、 满语保护与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问题62-72
  • (一) 满语政策数量少62-64
  • (二) 满语政策结构不合理64-66
  • (三) 满语政策内容抽象66-67
  • (四) 满语政策不配套67-69
  • (五) 满语政策执行主体单一69-70
  • (六) 满语政策执行缺乏必要的资源70-72
  • 二、 满语保护与发展政策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72-81
  • (一) 满语政策议程不完善72-73
  • (二) 满语政策规划不合理73-74
  • (三) 满语政策方案编制主体素质偏低74-76
  • (四) 满语政策方案评估不到位76-77
  • (五) 满语政策执行理念陈旧77-79
  • (六) 满语政策执行环境复杂79-81
  • 第五章 中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政策及启示81-97
  • 一、 外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政策及实践81-89
  • (一) 希伯来语的复兴政策实践81-84
  • (二) 新西兰毛利语复兴政策实践84-86
  • (三) 挪威萨米语发展政策实践86-89
  • 二、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政策及实践89-93
  • (一) 藏语的保护与发展政策实践89-91
  • (二) 蒙语的保护与发展政策实践91-93
  • 三、 中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政策的启示93-97
  • (一)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93-94
  • (二) 政府大力支持94
  • (三)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科学化94-95
  • (四) 营造良好的民族语言政策执行环境95-97
  • 第六章 完善满语保护与发展政策的措施97-119
  • 一、 完善满语政策议程,促进满语政策的建立97-101
  • (一) 拓宽政策意见表达渠道97-99
  • (二) 科学规范政策议题评估标准99-101
  • 二、 完善满语政策规划,促进满语政策结构合理化101-104
  • (一) 强化满语政策规划的意识101-102
  • (二) 赋予政策研究室规划满语政策职能102-103
  • (三) 增加法律政策的比重103-104
  • 三、 提升满语政策方案编制主体素质104-107
  • (一) 科学规范满语政策方案编制程序104-106
  • (二) 满语政策方案编制团队合理化106-107
  • 四、 加强满语政策方案评估工作107-111
  • (一) 运用多种政策方案评估技术与方法107-108
  • (二) 满语政策方案评估主体多元化108-110
  • (三) 加强对满语政策方案评估主体的培训110-111
  • 五、 转变满语政策执行理念111-114
  • (一) 政府自身的角度111-112
  • (二) 社会组织角度112-113
  • (三) 完善监控和惩罚体系113-114
  • 六、 创造良好的满语政策执行环境114-119
  • (一) 营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114-115
  • (二) 营造满语发展的经济环境115-116
  • (三) 加强满语政策的文化与社会环境建设116-117
  • (四) 保护与恢复满语使用环境117-119
  • 结语119-120
  • 参考文献120-126
  • 致谢126-128
  • 作者简历128-1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侠;谢峻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伦理研究述评[J];道德与文明;2007年05期

2 李立永;试论现代俄语与俄罗斯政治的关系[J];俄罗斯研究;2003年03期

3 石常艳;;中国云南省第三届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综述[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4 冯栋;刘文政;;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董秀;;公民社会、公民治理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深圳社工与义工联动治理模式理论与实践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金华;;公共政策人本价值取向分析及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张景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亚玛曲珍;;浅谈甘孜州双语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翟全伟;;从满语的衰落看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2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