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及影响其位置的句法、语义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30 06:10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及影响其位置的句法、语义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统计了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结构的位置分布情况,重点考察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介词所能出现的位置及分布情况比例,发现: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可能出现的位置有三个,分别为:主语前、主语谓语之间和谓语后;对于绝大部分介词来说,最常出现的位置是主语谓语之间:一半以上的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置。但是对于某个具体的句子中的介词结构来说,一般只有一个位置,并不能随意由主语前移动到主语谓语之间或由主语谓语之间移动到主语前。影响、限制介词结构在句中的位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句法的,语义的,语篇的,语用的,认知的等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影响不定位介词位置的句法及语义因素。这一考察结果对对外汉语介词教学也有所帮助。
【关键词】:介词 位置 句法 语义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14
【目录】:
  • 中文提要2-3
  • 英文提要3-5
  • 第一章 引言5-11
  • 一. 选题价值5-6
  • 二. 本文研究的目标、范围和方法6
  • 三、研究范围6-7
  • 四、研究方法7-8
  • 五. 前人研究综述8-11
  • 第二章 介词的范围及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和统计分析11-14
  • 一. 现代汉语介词位置情况11
  • 二. 《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介词位置情况及比例考察11-14
  • 第三章 影响介词结构位置的因素的考察与分析14-35
  • 一. 影响介词结构位置的语义因素14-27
  • 1 谓语动词的语义对介词位置的影响14-17
  • 2 介词的不同义项对位置的选择17-19
  • 3 介词结构在不同位置蕴涵的语义不同19-24
  • 4 介词结构与主语的语义关系对介词结构位置的影响24-27
  • 二. 影响介词结构位置的句法因素27-35
  • 1 介词结构在主语前27-29
  • 1.1 介词结构修饰限制着后面几个分句27
  • 1.2 介词宾语复杂或较长27-28
  • 1.3 介词附带某些成分时28-29
  • 1.4 在存现句中29
  • 2 介词结构在主语后、谓语前29-33
  • 2.1 受某些副词、能愿动词修饰29-31
  • 2.2 与“而、来”搭配使用31-32
  • 2.3 修饰的成分只是句子谓语的组成部分32-33
  • 2.4 介词结构修饰的动词为光杆动词33
  • 3 介词结构在谓语后33-35
  • 3.1 动词重叠、带动态助词或其他种类的补语时不可以放在动词后33-34
  • 3.2 动词带宾语,,介词结构不可以放在谓语后34-35
  • 第四章 余论35-40
  • 一. 综合因素起作用35-37
  • 1 语义是最深层因素35-36
  • 2 句法因素具有强制性36
  • 3 语篇、语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倾向性36-37
  • 二. 本文的考察引起的思考37-40
  • 1 对本体研究的思考37-39
  • 2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39-40
  • 参考文献40-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苑;徐德智;陈建二;;复杂中文文本的实体关系抽取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峰;基于《红楼梦》及其翻译对介词“在”和“in”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波;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V+给”结构中“V”的新变化[D];西南大学;2011年

3 贾韵坛;“动+介+宾”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全静;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萍;基于位置分布的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四贵;《金瓶梅》介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刘丹;嵌入“向”字短语的“把”字句[D];中南大学;2007年

8 孙玉新;常用对象类介词“给、为、替”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云云;《红楼梦》介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周北;现代汉语PP+VP状中短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位置的考察及影响其位置的句法、语义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36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