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四声相承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7-07-08 00:15

  本文关键词:论四声相承的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四声相承 韵书 声调


【摘要】:单个字字音和韵书韵目的四声相承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人们韵书编撰水平和审音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声调本质认识的深化密切相关。由于审音能力的局限和存古思想的阻碍,韵书的四声相承体制从韵书草创时期的南北朝,到韵书成熟时期的隋代和唐初,最后到明代成化年间的《韵学集成》,历时近千年,经历了很多波折,最终才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四声相承 韵书 声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YY029) 全国高校古籍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2010[112])
【分类号】:H11
【正文快照】: 关于四声相承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四声,即平、上、去、入的叙次相对应,二是音类相同,即声母和韵母相同,在入声韵而言,韵母相同仅指介音和主要元音相同,韵尾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单个字字音的四声相承以上两方面都必须严格做到,至于韵书韵目的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永新;《七经孟子考文补遗》考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韩建立;《方言》与扬雄的语言思想[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济川;“吐蕃”:读tǔbō还是tǔfān[J];中国藏学;2000年02期

5 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3年07期

6 李开;清代学术史上的盛事:戴震、段玉裁论韵十五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马景仑;;《广雅疏证》所言《广雅》之误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白朝晖;初盛唐诗体概念考辨[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韦春喜;试论南朝咏史诗[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胡继明;《汉书》应劭注训诂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伟;;布依族族名与人名[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于昕;;苏辙《诗集传》文字校勘举例九则[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9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琳;《说文解字》大徐注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石启武;中古方书整理中误校误注之语文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刘正平;沈Oz期诗集与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敏;由《尔雅》、《方言》、《说文》、《释名》看汉代训诂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3年

6 于丽萍;《尔雅义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喻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昊;《焦氏易林》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李英;原本《玉篇》与宋本《玉篇》反切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俊;元明汉语入声与元明韵书入声的关系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江;;《韵镜》列字所据韵书初探[J];古汉语研究;2009年03期

2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序言[J];语文研究;1983年03期

3 黄子房;;世界上最大的韵书《佩文韵府》[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罗江文;赵锦华;;《韵略易通》版本考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周长楫;;略谈地方韵书《_Y音妙悟》[J];辞书研究;1982年06期

6 冯守均;替“金大侠”解疑[J];咬文嚼字;2005年09期

7 马重奇;;十九世纪初叶闽南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9年04期

8 刘崇学;;一部新颖、简约、科学、实用的韵书——李慎行先生《九道辙》评介[J];宝鸡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王硕荃;韵会与七音[J];河北学刊;1997年06期

10 金基石;朝鲜翻译韵书中所反映的近代汉语/-m/尾韵消失的年代——兼论“怎”“甚”两字的读音[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莉;;试论吕静《韵集》韵部系统[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甯忌浮;;《汉语韵书史》弁言[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马重奇;;专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内容简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进安;;论韵书编纂中的“助纽”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宁忌浮;;读《洪武正韵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6 林吟;;福州方言韵书《戚林八音》与《加订美全八音》的比较[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7 洪梅;;《青郊杂著》之《文韵考衷六声会编》研究摘要[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8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洁;;《四声篇海》所引《馀文》切语与《广韵》小韵比较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蔡丽华;;《音韵日月灯》研究——省辞书学会第五届大会发言报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泽照;“聩”“w丁北嫖骩N];光明日报;2002年

2 叶宝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人民日报;2001年

3 崔华;简说辨识平仄字[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邸永君;《训民正音》曾受八思巴字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郑张尚芳;标准音的方音折合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6 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杜佳阳;长沙话进化为塑料普通话[N];长沙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姗姗;四部福安方言韵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耿军;元代汉语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邹新;《韵略新抄便览》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汪银峰;明末以来内丘、尧山语音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超;周昂《增订中州全韵》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蔡丽华;王应电《声韵会通》与《韵要粗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德强;重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广利;元明韵书入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罗琦;黄Ym辑佚韵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珂;徽语方言韵书《婺城乡音字汇》语音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孙俊涛;明三种韵书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洁;《王三》又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闫福新;“图书寮本类聚名义抄”所引“东宫切韵”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俊;元明汉语入声与元明韵书入声的关系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邹新;《韵略汇通》和《韵略新抄便览》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汪银峰;《元韵谱》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侯莉;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韵目小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32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2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