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鸭”的上位化

发布时间:2017-07-08 19:06

  本文关键词:“鸭”的上位化


  更多相关文章: {鸭子}概念域 上位化 概念节点 历史演变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鹜"指家鸭,"凫"指野鸭,"匹"偶见;"鸭"在魏晋之际见诸文献,专指家鸭,至迟到北魏时已经替换了"鹜";"野鸭"的组合在东晋出现,到晚唐时完成了对"凫"的替换;五代出现了"鸭"带词尾"子"的用例。"鸭"的上位化从东晋开始,至晚唐时已经完成。结合文献对这一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综合考古材料及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考察{鸭子}概念域概念节点及词汇和词义系统的历史变化。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鸭子}概念域 上位化 概念节点 历史演变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素化:汉语单音词的历史传承与演化研究”(11YJC740009)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语素化:汉语单音词的历史传承与演化研究”(2011B247)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表示厦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野生或家养的鸟}概念的词的聚合我们称之为{鸭子}概念域①。“鸭子”有家鸭、野鸭两种,现代汉语中,“鸭(子)”既是通称,包括家鸭和野鸭,,通常又多指家鸭②,{野鸭}则用复音词“野鸭”表示。古代汉语的情况有所不同:先秦至西汉,{野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长文;中国古代分胙礼仪的文化蕴含[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姚永铭;;同形词与汉语词汇史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3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研究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2期

4 于智荣,杨萍;《古代汉语》通假字注释匡误[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池昌海;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黄金贵;评“近义”说之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吴长安;单音词指称与陈述转化的标记模式和类型——兼谈单音词的词汇地位[J];汉语学习;2004年04期

8 李云云;汉语下肢语义场的历史演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张维慎;王锋;;从“Tァ焙汀班ⅰ笨垂湃艘车暮浪訹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倩;上古汉语“变”、“化”的词义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吴欣;高诱《吕氏春秋注》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志敬;《左传》单双音节同义动词的选择及原因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高钰京;《世说新语》中实义动词同义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李长云;敦煌变文惧怕类心理动词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曹雅玉;《庄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邱峰;《颜氏家训》反义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美华;《列子》同义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袁开惠;《黄帝内经·素问》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岩;几组上古汉语军事同义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5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5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