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变译理论视角下《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本“词语变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20:30

  本文关键词:变译理论视角下《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本“词语变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名的裘德》 变译理论 词语变译


【摘要】: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1958年,张谷若先生的译本问世,因其高水平的翻译质量和独到的翻译技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张谷若先生最重要的翻译技巧是“词语变译”。本文拟以黄忠廉先生“变译理论”为基础,对张谷若《无名的裘德》译本的“词语变译”开展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重点研究译本中的“词语变译”,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张谷若的词语变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依据变译理论,本文从原著和张译本中挑选了252个包含历史文化和象征意义的词语变译例子,其中包含典型的20个增译,6个减译,21个编译,40个改译。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对张译本的词语变译从词语归类、原因、目的、典型例子、优劣势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析。 研究发现,张谷若《无名的裘德》中译本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善于使用中式俚语、谚语、方言、文言文等进行变通,把原文词语的历史文化和地方色彩匠心独具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第二,善于在全面深入理解原文词语丰富的西方文化涵义的前提下,利用注释等有效方法进行简要准确的解读和说明,增强了译文的准确性和信息量。第三,善于揣测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富含西方宗教、历史、文化信息的词语给予了中国化的变译,使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本文的另外两个研究发现是:词语变译是翻译实践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含有历史文化和象征意义的词语;黄忠廉先生的“变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尤其是文学翻译,以及评价翻译作品具有创新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 变译理论 词语变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ABSTRACT2-3
  • 摘要3-6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6-9
  • 1.1 Research Background6-7
  • 1.2 Research Task7
  • 1.3 Methodology and Organization7-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9-19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Jude the Obscure9-11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Jude the Obscure11-15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Variation Translation Theory15-1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Variation Translation Theory19-25
  • 3.1 The Concept of Devi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19-20
  • 3.2 The Concept of Variati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20-21
  • 3.3 The Seven Means of Variation Translation Theory21-25
  • 3.3.1 Adding21-22
  • 3.3.2 Cutting22
  • 3.3.3 Editing22-23
  • 3.3.4 Narrating23
  • 3.3.5 Compressing23
  • 3.3.6 Combing23
  • 3.3.7 Changing23-25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Zhang's Translation25-52
  • 4.1 Data Collection25-27
  • 4.2 Translation Using Means of Adding27-35
  • 4.2.1 Words Using Adding27
  • 4.2.2 Reasons for Using Adding27-30
  • 4.2.3 Purposes of Using Adding30-31
  • 4.2.4 Typical Samples Analysis31-34
  • 4.2.5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34-35
  • 4.3 Translation Using Means of Cutting35-40
  • 4.3.1 Words Using Cutting35
  • 4.3.2 Reasons for Using Cutting35-36
  • 4.3.3 Purposes of Using Cutting36-37
  • 4.3.4 Typical Samples Analysis37-39
  • 4.3.5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39-40
  • 4.4 Translation Using Means of Editing40-45
  • 4.4.1 Words Using Editing40
  • 4.4.2 Reasons for Using Editing40-41
  • 4.4.3 Purposes of Using Editing41-42
  • 4.4.5 Typical Samples Analysis42-45
  • 4.4.6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45
  • 4.5 Translation Using Means of Changing45-52
  • 4.5.1 Words Using Changing45-46
  • 4.5.2 Reasons for Using Changing46-47
  • 4.5.3 Purposes of Using Changing47-48
  • 4.5.4 Typical Samples Analysis48-51
  • 4.5.5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51-5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52-57
  • 5.1 A Brief Review52-54
  • 5.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4-56
  • 5.3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56-57
  • Bibliography57-59
  • Acknowledgements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从《无名的裘德》中译本看张谷若的翻译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周兰梅;徐剑;;基于语料库的《无名的裘德》汉译本词汇风格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1年09期

3 周青;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4 黄忠廉,王霖,,刘丽芬;21世纪中国科技翻译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02期

5 何宁;;论《无名的裘德》之评论流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6 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年03期

7 杨渊艺;张洋睿;;翻译中注释的原因及原则探析——以张谷若《无名的裘德》译本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9 张洁,刘春芳;应知美文后,字字皆辛苦——从《无名的裘德》看张谷若先生的翻译成就[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侯向群;主干清晰 多元丰富——论翻译学的理论框架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536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6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