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情趣化教学探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语文情趣化教学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情趣化实施,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实施语文情趣化教学的必要性、必须性方面分析了语文情趣化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语文情趣化教学实践的方法策略。
【作者单位】: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语文 情趣化 教学方式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阅读赏析,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品味,进而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与深刻地主题内涵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的树立与提升。语文教学是一个人文学科,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人性情趣。因此,对于这门学科的讲授,更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涛;;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胡秋宏;;应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张f3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傅汝强;;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曾慰铭;;让语文课“美”起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许熹;;古诗词教育的忧患与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平凡;;艺术的时代效应——对21世纪的设计观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5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6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7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8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10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香菊;论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3 谢菁;中学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爱武;写作过程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津津;健身气功科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茵;傅雷音乐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暴龙;当前古文教学实践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民族文化传统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4期
2 李婷玉;;高职语文应用文程式化教学的探索研究[J];语文学刊;2009年24期
3 杨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年19期
4 韩向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陈桂华;;浅析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6 徐宏博;;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定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文娟;王宝通;;三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严鹂;刘枝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移情效应[J];成才之路;2009年22期
9 傅湘莉;;论新形势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上);2011年01期
10 朱佳芳;;闲暇教育视点中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建勤;;欧美留学生汉字认知与习得的实验报告[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尚兴;杨朝军;姜玲;;MTI必须坚持为国际文化交流、国内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文娟;周美兰;戈宝军;;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模式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何畏;;论孔子“因材施教”与“交际教学法”之关联[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石国勐;;浅析“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及对策[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郭哲洙;;对“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东海;黄炜;孟燕;;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葛剑虹;;多方位能力培养——“光电子学”双语课程建设的体会[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丽水学院中文系主任 陈喜珍;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戴春晖;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促进应用写作教学之探索[N];科技日报;2008年
3 夏静;美国人为何欢迎孔子学院[N];光明日报;2008年
4 疏勒县一中 付海英;巧用多媒体课件使汉语教学化难为易[N];喀什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6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王宇;汉语国际推广要突出可持续性[N];光明日报;2009年
7 罗菲;双语教学走进东北财大[N];财会信报;2009年
8 南开大学 陈洪 李瑞山;“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张平媛 王玮;大连理工双语教学“一树两花”[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韩小红;谢红代表:应重视母语教育 加强汉语能力培养和考核[N];中国妇女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俊;试议钱穆人文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的教学方式探索[D];广西大学;2012年
4 沈丽萍;职业学校应用写作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钟文艳;对外汉语视听教学及其教材的分析与探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翟明女;国内外汉语CAI研究状况及对比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蒋卓君;论视频会议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凤;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的高校双语课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化月凡;对大学人文教育中经典阅读的理论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民;先备知识[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36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3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