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2:09
本文关键词: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的个案研究
【摘要】:尽管多是非专业出身,但是海外华文教师却一直在承担专业的华文教育,是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师资培训与构成,缺少对华文教师的发展研究。本文从知识来源角度,对海外华文教师展开探讨,能够为海外华文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活动提供多项启示。 本研究主要采用叙事探究方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通过对3位熟手华文教师的个案叙事,呈现其适应华文教学的大致历程,旨在揭示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进一步探讨各项来源的转化特点。 本研究发现海外华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6个方面,即教育背景、职前教学经验、教师间的交流、在职培训、阅读积累以及子女教育经历。通过对个案教师适应过程的深入分析,本研究进一步描述各项来源的转化过程,揭示各项来源的转化特点,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教育背景、在职培训与阅读积累这3项来源的作用稍显不足。不同教育背景的作用差异较大;在职培训机会较少,作用甚微;阅读相对零散;2.不同的职前教学经验作用程度不同,其转化需依循两条策略。其一,重新认识学生,这是关键前提;其二,反思既有方法,并不断调试;3.非组织性的交流是海外华文教师主要的交流方式。在这种交流方式下,海外华文教师主要是通过对他者知识的“点式嫁接”来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4.从子女教育经历中,海外华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借鉴居住国的教育经验,另一方面又可以吸取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促进知识结构的调整:5.反思是各项来源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察觉华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是反思的关键起点,这需要华文教师具有识别能力与自觉意识。但是,海外华文教师的反思呈现出“单一化”与“个体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知识“零散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师 专业知识 来源 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3
- 0.1 研究缘起10
- 0.2 研究内容10-11
- 0.3 研究意义11
- 0.4 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研究基础13-21
- 1.1 教师专业知识的界定13-15
- 1.2 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15-18
- 1.3 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18-21
- 第二章 海外华文教师的个案呈现(上)21-35
- 2.1 海外华文师资的特点21-24
- 2.2 个案的选择24-26
- 2.3 教师M的故事26-35
- 第三章 海外华文教师的个案呈现(下)35-50
- 3.1 教师G的故事35-43
- 3.2 教师Y的故事43-50
- 第四章 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及其转化特点50-77
- 4.1 海外华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50-57
- 4.2 职前教学经验的转化策略57-62
- 4.3 教师间交流的作用方式62-66
- 4.4 子女教育经历的转化途径66-68
- 4.5 反思是各项来源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68-77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77-81
- 5.1 研究结论77-78
- 5.2 研究启示78-81
- 附录一:华文教师个案访谈提纲81-82
- 附录二:华文教师调查问卷82-84
- 参考文献84-91
- 后记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熙;;海外华人社会中汉语(华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以新加坡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2 蔡贤榜;;印尼华文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培训市场[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3 李嘉郁;;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问题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4 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之源[J];天中学刊;2005年01期
5 王俊菊;朱耀云;;师生关系情境中的教师学习——基于叙事日志的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6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06期
7 时勘,侯彤妹;关键事件访谈的方法[J];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03期
8 郭熙;;对海外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及其对策的新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03期
9 杨蔓;;澳大利亚华文教师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586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8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