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文字学视角的同源字研究简论——兼议同源字与同源词

发布时间:2017-08-03 11:16

  本文关键词:文字学视角的同源字研究简论——兼议同源字与同源词


  更多相关文章: 古文字学 同源字 同源词


【摘要】:同源字与同源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源字研究发端于许慎的字原研究,宋元明清学者一脉相承,有继承也有发扬。受现代语言学影响,同源词研究兴起,但学者对同源字、同源词有所混淆。从文字学角度区分同源字与同源词,应从造字入手。分析同源字,首先要抓住字的形体来源,同源字必须要有个共同的造字之源,即字源。其次,还要注意字的意义联系,同源字的意义要与字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古文字学 同源字 同源词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同源字这个术语是近现代才产生的,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未见这一名称。但这并不说明传统语言学中没有同源字研究。实际上古代的字原(“原”是“源”的古字)研究虽未冠以同源字之名,却行同源字研究之实,是现代汉字同源字研究的实践先导。字原研究之发端起于许慎。许慎《说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俐;汉语同源字与同源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王蕴智;同源字、同源词说辨[J];古汉语研究;1993年02期

3 张兴亚;简论同源词和同源字[J];殷都学刊;1996年03期

4 张觉;;论通假与同源之关系[J];语言研究;1988年02期

5 尹黎云;字源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6 李玉洁;同根字与同源字[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7 侯占虎;对《同源字典》的一点看法[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01期

8 殷寄明;论同源词的语音亲缘关系类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牟玉华;同源字与通假字交叉关系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艳艳;;对《同源字论》若干问题的讨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后记[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刘志基;;建设通用数字化平台推动古文字研究现代化[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吴启禄;;布依族古籍翻译中的方音处理[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4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边吉部;;加强各文种之间的横向联系 开创中国民族古文字学的新局面[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6 陈好林;;从民族古文字看文字的起源——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专题学术讨论笔录之三[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7 平伦员;;民族古文字研究中的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问题[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8 李学勤;;论郭沫若同志的《商周古文字类纂》[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9 杨涵清;;布、傣、壮语音词汇的比较和文字联盟的建议[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0 谢济;;郭沫若建国后的古文字研究[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保国;构建古代汉字的广义谱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记者 曲径;古文字学学者聚首长春[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李学勤;从“绝学”到“显学”[N];人民日报;2009年

4 王宁;二十世纪的《说文》学[N];光明日报;2007年

5 萧南;卷帙浩繁 典藏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刘云鹏;甲骨后人建造文字之家[N];安阳日报;2007年

7 秦文;中国秦文研究会会员大会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李守奎;《说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9 张涌泉;十年磨一剑[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赖尚;中国古文字有了300万字“家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4 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6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国一姝;基于通假字的上古声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包诗林;于省吾《新证》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倪a鱝v;字奮曑O聜奮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丽;《说文通训定声》声符研究浅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黎珏辰;《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严宝刚;“语言联盟”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兰;甲骨文同源字系统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南京;普标语在仡央语言中的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吕俐敏;《说文》亦声字的考察[D];山西大学;2005年

8 康晓玲;试论通假字[D];山西大学;2005年

9 甘勇;《广雅疏证》的数字化处理及其同源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孙英梅;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4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14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