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叙事理解
本文关键词: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叙事理解
【摘要】:与修辞叙事学强调研究叙事对读者产生的阅读效果不同,认知叙事学重点研究读者理解叙事的认知过程,关注"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如何对读者产生意义"这一问题,从格式塔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图式理论为实现这个研究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认知叙事学使用图式理论相关资源来研究"故事图式"、"叙事理解中的图式层级结构和类别",并超越静态的图式理论,将该理论用于分析叙事理解的动态认知过程,产生了诸如"映射"、"心理空间"、"语境框架"、"文本世界"等理论和概念。认知叙事学在国内学界尚属起步阶段,笔者希望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同时,亦能激发国内学界对认知叙事学的研究兴趣。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图式 认知叙事学 叙事理解
【基金】: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知叙事学理论与实践研究”(08K04)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图式”基本概念图式理论源于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之后应用于人工智能(AI)研究,并进入话语分析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理解理论。其基本要点是:通过将新经验与储存在记忆中类似的原型知识进行比较,我们获得对新经验的理解。在话语分析中,图式指“典型情况的心理表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伟胜;;叙事进程与多层次动态交流——评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唐伟胜;;“可然世界”理论及其对“叙事世界”的解释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雁;叶蕾蕾;;《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修辞叙事伦理解读[J];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2 杨晓霖;;略论《雪中猎人》的极简主义风格[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3 李宁;刘宇;;叙事交流模式的修辞性阐释[J];长城;2013年02期
4 尚必武;;中西叙事学界的詹姆斯·费伦研究——回顾与展望[J];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03期
5 曲小梅;;隐喻构建叙事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1期
6 郑晓岚;;可能世界理论视角下《雨里的猫》中美国太太的心理解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唐伟胜;;论雷蒙·卡佛短篇小说结尾的“不确定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8 肖平;王笛;;影视创意短片叙事进程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唐伟胜;;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小说人物研究[J];叙事(中国版);2009年00期
10 唐伟胜;;叙事理解的认知理论辨析[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丹;中国民事审判话语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士涛;再论文本世界的基本问题[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林庚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修辞叙事[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刘欣;叙事伦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小强;周大新小说叙事话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谷鑫鑫;作为多元价值对话的小说叙事[D];河北大学;2010年
6 来瑞;人称叙事与读者判断的关系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笛;基于多重叙事的短片叙事进程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伟胜;;错乱的世界 错位的叙述——析《大大方方的输家》中的叙述层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申丹;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瑾瑜;;言语幽默中的概念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9期
2 胡姝昀;;歇后语意义构建的认知阐释[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孟筠;;图式理论与写作教学[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4期
4 颜世萍;;翻译中的图式“舞蹈”[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5 田延明;王淑杰;;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6 陈友勋;;概念整合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岳好平;汪虹;;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于连江;;概念合成理论对翻译过程的多维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朱定逸;;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10 李茜;;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优化原则[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扬锦;;语言的共性研究——英汉语“上”、“下”方位隐喻所反映的语言共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崔江宁;;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吴爱芝;;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概念解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田延明;;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许玉军;;幽默中的概念整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思想之狐”的认知语言学分析——兼论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殷晓芳;;回忆性叙事叙述主体分裂的认知语义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黄华;;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以“思想之狐”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斌;汉字释义[N];吉林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琦;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认知符号视角下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刘巍;《左传》叙战语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黄缅;相邻关系—汉语反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9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论图式在话语理解中的功能[D];河北大学;2005年
2 胡汶青;基于图式理论的中级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家千;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及其对口译训练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陈小燕;论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晓莉;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语篇连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颖;图式理论对口译及口译教学的指导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菲;关联—图式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梅传伟;从图式理论视角对以技巧为主线编写的口译教材的调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杨春慧;口译中的信息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雪梅;对图式理论在EFL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15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1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