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校释》俗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9:12
本文关键词:《玉篇校释》俗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玉篇校释》 俗字 俗字类型 俗字认识 承用情况
【摘要】:俗字研究是近代汉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疑难字考释和科学汉字史书写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玉篇校释》为研究俗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材料。在总结前人俗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对《玉篇校释》中所收录的俗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玉篇校释》中辑录的俗字共有1952个,分布在287部。通过对这些俗字的数据统计和表述体例分析,参照汉字构形学理论,将俗字分为俗用、俗造、俗写三大类进行了讨论,并尝试把俗字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做了分类说明。 胡吉宣先生和其他学者(包括清代学者段玉裁和当代学者张涌泉先生)在俗字理念方面有同有异。从整体上来看,胡吉宣先生对俗字基本持肯定态度。在校释过程中,胡吉宣先生确定某字是俗字,主要考虑了文字的实际情况,也遵从约定俗成的社会用字习惯。 通过与《通用规范汉字表》进行比较,并讨论《玉篇校释》中所收俗字的承用情况,可以看出,某些俗字在今天的通行是汉字继承性的具体体现,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一是政府的强制规范。 胡吉宣先生的《玉篇校释》在俗字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整理了大量俗字,,深化了俗字理论;其不足之处主要是没有详细的体例说明,不便查阅,与此同时,个别观点也尚需斟酌。总之,其研究成果对后世的俗字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玉篇校释》 俗字 俗字类型 俗字认识 承用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俗字定义与范围10-12
- (二)文献综述12-16
- 1.《玉篇》及《玉篇校释》研究12-14
- 2.俗字研究14-16
- (三)研究内容16-17
- (四)研究意义17
- (五)研究方法17-18
- 一、《玉篇校释》俗字概况18-36
- (一)《玉篇校释》俗字数量分布18-21
- (二)《玉篇校释》俗字表述体例21-25
- (三)《玉篇校释》俗字类型分析25-36
- 1.俗用27-28
- 2.俗造28-32
- 3.俗写32-36
- 二、胡吉宣先生与其他学者俗字认识之比较36-43
- (一)胡吉宣先生与段玉裁俗字认识比较36-40
- 1.俗字数量36-37
- 2.俗字表述体例37-38
- 3.俗字具体类型38-39
- 4.胡吉宣先生与段玉裁俗字认识比较39-40
- (二)胡吉宣先生与张涌泉先生的俗字认识比较40-43
- 1.俗字数量40-41
- 2.俗字具体类型41
- 3.胡吉宣先生与张涌泉先生俗字认识比较41-43
- 三、《玉篇校释》俗字行废情况略论43-47
- (一)目前承用的俗字43-44
- (二)已经废弃的俗字44-45
- (三)具体原因阐释45-47
- 1.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45-46
- 2.政府强制规范46-47
- 四、《玉篇校释》俗字研究评议47-49
- (一)《玉篇校释》俗字研究成就47-48
- 1.实践方面,整理了大量俗字47
- 2.理论方面,深化了俗字理论47-48
- (二)《玉篇校释》俗字研究不足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55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55-56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彩凤;《玉篇校释》引用古文字材料之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2 代爽;《玉篇校释》俗字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1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