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的成句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08 19:09

  本文关键词:“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的成句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有可能” “可能” 肯定句 否定句 疑问句


【摘要】:本文主要对“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的成句进行了比较。第一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成句比较主要从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二章对“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的肯定句进行了描写和比较。从简单式肯定句、前加式肯定句、后附式肯定句和前加后附式肯定句四个方面进行,包括二者成句的具体形式、成句时的功能等方面。在具体的比较中也从单句和复句的角度进行了分类考察。试图发现二者各种肯定式、单句分句、肯定义程度、肯定关联的各自特点及异同之处。第三章对“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的否定句进行了描写和比较。本章中涉及到前加式否定句、后附式否定句和前加后附式否定句三种形式。对二者在这三种分类下不同的否定句形式进行了描述与比较。试图总结出二者各种否定式、单句分句、否定义程度、否定关联上的异同。第四章对“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成疑问句时不同的问式及问值进行了描写与比较。结合具体的语料情况,主要从是非问、正反问和特指问这三种疑问句类型进行比较。其中是非问又分为肯定式是非问、否定式是非问,特指问也分为肯定式特指问和否定式特指问。第五章为结语部分。通过上文不同角度的比较,总结出“有可能”与能愿动词“可能”在不同情况下成句上的异同。
【关键词】:“有可能” “可能” 肯定句 否定句 疑问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9
  • 1.2 研究概况9-11
  • 1.2.1 关于“可能”9
  • 1.2.2 关于疑问句9-10
  • 1.2.3 关于疑问语气词10
  • 1.2.4 否定句的相关研究10-11
  • 1.2.5 关于“有”字句11
  • 1.3 研究意义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语料来源12-13
  • 2 “有可能”与“可能”的肯定句比较13-36
  • 2.1 简单式肯定句比较13-20
  • 2.1.1 “有可能”简单式肯定句13-17
  • 2.1.2 “可能”简单式肯定句17-20
  • 2.2 前加式肯定句比较20-29
  • 2.2.1 “有可能”前加式肯定句20-27
  • 2.2.2 “可能”前加式肯定句27-29
  • 2.3 后附式肯定句比较29-31
  • 2.3.1 “有可能”后附式肯定句29-30
  • 2.3.2 “可能”后附式肯定句30-31
  • 2.4 前加后附式肯定句31-34
  • 2.4.1 “有可能”前加后附式肯定句31-33
  • 2.4.2 “可能”前加后附式肯定句33-34
  • 2.5 本章小结34-36
  • 3 “有可能”与“可能”的否定句比较36-46
  • 3.1 前加式否定句比较36-42
  • 3.1.1 “有可能”前加式否定句36-38
  • 3.1.2 “可能”前加式否定句38-42
  • 3.2 前加后附式否定句比较42-43
  • 3.2.1 “有可能”前加后附式否定句42
  • 3.2.2 “可能”前加后附式否定句42-43
  • 3.3 后附式否定句比较43-44
  • 3.3.1 “有可能”后附式否定句43
  • 3.3.2 “可能”后附式否定句43-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4 “有可能”与“可能”的疑问句比较46-58
  • 4.1 是非问比较46-52
  • 4.1.1 肯定式是非问46-51
  • 4.1.2 否定式是非问51-52
  • 4.2 正反问比较52-53
  • 4.2.1 “有可能”正反问52-53
  • 4.2.2 “可能”正反问53
  • 4.3 特指问53-56
  • 4.3.1 肯定式特指问53-54
  • 4.3.2 否定式特指问54-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5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南;能愿动词的义素结构和跨层次的交际功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 王为民;;能愿动词“要”的使用[J];秘书;2009年02期

3 林延君;谈能愿动词后的名词动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4 刘蕴之;“则”字的能愿动词意义[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陈秀征;;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J];语文知识;2014年03期

6 李小聪;郭琼;;能愿动词“要”与“愿意”的对比[J];语文学刊;2010年20期

7 刘权;陈树峰;;汉泰语能愿动词简要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2013年04期

8 刁晏斌;;“文革”语言中能愿动词使用情况考察[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振来;;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鲁晓雁;;能愿动词与相关成分的语序——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J];科技风;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民;“对”跟“对于”的不同[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飞;法律语体中的能愿动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Bneijeck Mohamedou;阿拉伯学生常用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梁漫野;泰国中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郭延凤;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能愿动词“要”的偏误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U喲,

本文编号:64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