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翻译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翻译
【摘要】: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一直是研究的盲区。从历史语境化的视角研究发现,战时的戏剧翻译是主流政治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的译介缓解了战时的剧本荒,适应了战时的舞台演出条件,推动了民族戏剧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精神的长远发展。战时戏剧翻译的本土化、大众化,以及删节、增添、改编等翻译策略有助于揭示特定历史语境中翻译的规律、特征和形态。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主流话语 重庆 戏剧翻译
【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0YBRW7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西移,作为战时的陪都,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同时也是全国的翻译中心。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文学翻译不再是单纯的文学译介,而是抗日民族解放这一宏大叙述的补充、强化与建构。在战时的文学翻译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戏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红梅,张德让;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秋生;郭瑞;;1949年前的哈代诗歌翻译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刘静平;;译介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文学研究[J];长城;2011年10期
4 付胤;;论五四时期(1917-1927)翻译文学的繁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5 马秀美;;译者主体性在朱生豪翻译中的介入——以Hamlet汉译本为个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艳;;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对比莎剧《麦克白》的两个译本[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朱江;;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赵元任译学文化观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8 兰志丰;;十四行诗在中国译介的文化语境[J];电影评介;2008年03期
9 平保兴;;《叶甫盖尼·奥涅金》汉译的第一次尝试[J];俄罗斯文艺;2007年03期
10 孙建忠;;20世纪早期司各特小说在中国的兴衰演变[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伟卓;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陶;1917-1927:文学批评的革命[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颖;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叶少斌;从社会学视角看五四前后外国戏剧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路晓雯;被操纵的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海伦;基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比较Jennie Gerhardt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吴飞灵;从《大卫·科波菲尔》两个译本看翻译规范的嬗变[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胡晨飞;“孤岛”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影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彭白良;译介学视野下论《飘》在中国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冲及;应当重视抗战时期陪都史的研究──在重庆抗战陪都史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J];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01期
2 肖鸣锵;;追忆重庆“雾季艺术节”[J];晚霞;2008年19期
3 彭承福;论抗战时期重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J];重庆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4 李文平;吴阳红;;活跃于抗战中的重庆校园文艺社团——突兀社[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洪认清;;抗战时期延安与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区域特色[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罗玉兰;;抗战期间重庆地位的变化与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J];党史文苑;2010年12期
7 尹莹;;路翎笔下的重庆“边缘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8 罗玉兰;;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作用[J];学理论;2010年24期
9 朱丹彤;抗战时期重庆的婚姻问题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成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重庆[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6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于农;;抗战时期的豫北地方流通券[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8 何长凤;廖光珍;;贵州历史上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范例——漫谈抗战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彭一万;;万民血肉筑防城——抗战时期厦门旅菲三诗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4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6 余贤杰;抗战时期兰州的城建区划[N];兰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周波;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为契机 推动桂林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N];桂林日报;2008年
8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9 徐林;抗战时期我国三大惨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抗战时期重庆与长春城市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延强;抗战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s,
本文编号:641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