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字文化圈的人名用字规划实践

发布时间:2017-08-08 18:26

  本文关键词:汉字文化圈的人名用字规划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 语言规划 人名 文化


【摘要】:专名问题在任何文化中都可以成为语言管理中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在汉字文化圈政体中,汉字在人名中的使用及其音译转写有鲜明的个性。本文从语言规划角度考察汉字文化圈中几个政体的人名规划及命名实践,旨在通过不同社会政治背景下人名规划中所发生的与汉字相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专名规划的复杂性,特别是为人名用字规范化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关键词】汉字 语言规划 人名 文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国语言文字战略研究”的资助,项目号:10JZD0043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对于任何国家的父母来说,给孩子起名字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名字不仅仅是用于区别身份的符号,它们还承载和体现了家庭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待。个人的姓名有两个相互冲突的属性:于私,姓名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新成员和个人的身份;于公,姓名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守辉;;“汉语拼音”在新加坡的实践——历史与现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侯一麟,李宁;汉语人名规范化说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李丽;赵守辉;;国外专名与语言规划研究一瞥[J];世界民族;2011年06期

4 陈辉;韩语罗马字表记法的历史与现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宫同喜;;语言领域、语言能力与方言保护[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郑燕萍;;名字使用生僻字的文化动因[J];汉字文化;2007年05期

3 白琼烨;张洁;;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理论界;2006年S1期

4 刘振平;;新加坡汉语拼音教学若干问题的辩证[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5 郑燕萍;;姓名生僻字调查及生僻字范围界定问题[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年03期

6 邱莉芹;;关于人名用字中生僻字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年02期

7 赵越;;汉人韵律情结、命名文化与ABA(A')命名方式[J];语文学刊;2006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韦雯;山南镇人名的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张志英;试论浦江人名的特点及其演变原因[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解文艳;建国以来的汉字简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冯志英;现代汉族人名的语言学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飞;虎山镇人名的语言学调查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守辉;王一敏;;语言规划视域下新加坡华语教育的五大关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赵金铭;;《汉语拼音方案》:国际汉语教学的基石[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回望20世纪初的汉字拉丁化运动[J];新闻世界;2009年07期

2 仇永佳;周美玉;郭明;;汉字文化与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0年04期

3 赵焱;;再谈汉字长久的生命力[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许嘉璐;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汉字规范问题研究丛书》总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5 曹丽薇;;汉字的起源与形体结构辨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赵朴初;汉字继承文化,促进中国统一[J];汉字文化;1989年04期

7 刘国恩;汉字文化学绪论[J];汉字文化;1995年02期

8 杨季康;从“春”字看汉字的文化意蕴[J];汉字文化;1998年01期

9 张俊玲;汉字文化探微[J];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李爱云;从汉字看中国传统的“和”文化[J];衡水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博;;外来词的作用和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试论汉字演变的历史阶段[A];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4 亢世勇;刘海润;;《汉字义类电子字典》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5 詹其仙;;浅谈汉字与书法的关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王开扬;;《汉语拼音方案》的文化意义[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8 苏培成;;规范型汉字字典的编写要与时俱进[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9 彦彬;;古老汉字的再认识——简评《说文解字部首解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都建秀;;体态语与态度的表达方式[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谢樱 明星;汉字“整形”有理无益?[N];文汇报;2009年

2 记者 谢樱 明星;汉字“整形”争议折射文化话语权之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陈德富;汉字缘何“长寿”[N];北京日报;2004年

4 陶沙;你了解汉字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5 王霆钧;一本汉字解码的书[N];吉林日报;2002年

6 何洛;曲解汉字的奇谈怪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汉字在日本成为“摇钱树”[N];世界报;2009年

8 学者 王立群;汉字要稳定,不要折腾[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杨婷 杨扬 (实习记者 杨婷);汉字是否在国外文字基础上产生?[N];中国商报;2010年

10 王桂五;汉字的魅力[N];中国审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4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R[;七寺本《玄a梢,

本文编号:641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1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