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大纲易混谓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20:40
本文关键词:新HSK大纲易混谓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汉语水平考试 易混谓词 辨析 理性意义 搭配对象
【摘要】: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易混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中的主要词类,在句子中占主要支配地位的是动词,句子中位置最灵活多变的是形容词,这两类词中有数量较多的易混词,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无法避免的。新汉语水平考试也设置了相应的题型对留学生易混词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本文选取了新HSK所附词汇表中的一部分动词和形容词的易混词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都可做谓语,所以本文把选取的这一部分易混的动词和形容词统称为易混谓词。易混谓词可以说是易混词中最难掌握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最能检验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部分。 本文第一章对现有的理论观点作了总结,第二章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从读音易混、词形易混、意义和搭配易混三个方面对易混谓词进行分类,并简要分析了读音易混和词形易混的谓词的辨析方法及练习方法。第三章从词的理性意义、搭配对象及词的语气差别对9组意义及搭配易混的谓词进行重点辨析。第四章主要对测试问卷的得分情况进行了汇总及试题分析。第五章提出了一些易混谓词的教学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本文对汉语教师志愿者考试模拟试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中的易混谓词词表可以提供复习范围,重点辨析的词组也提供了答题的具体思路,希望可以对今后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考试的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汉语水平考试 易混谓词 辨析 理性意义 搭配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一、 引论9-14
- (一) 易混谓词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及意义9
- (二) 研究现状9-12
- (三) 易混谓词的定义及研究方法12-13
- (四) 论文框架13-14
- 二、 新 HSK 易混谓词数据统计14-19
- (一) 引言14-15
- (二) 读音易混的谓词15-16
- (三) 词形易混的谓词16-17
- (四) 意义及搭配易混的谓词17-18
- (五) 小结18-19
- 三、 新 HSK 大纲重点易混谓词19-26
- (一) 引言19
- (二) 理性意义不同的易混谓词19-23
- 1. 语素不相同的易混谓词19-22
- (1)同为动词的易混词“愿意—肯”19
- (2)词性不同的易混词“应该—必须”19-20
- (3)同为动词的易混词“能—会”20
- (4)同为形容词的易混词“简单—容易”20-21
- (5)同为形容词的易混词“可怕—恐怖”21
- (6)同为形容词的易混词“美丽—漂亮”21-22
- 2. 含有相同语素的易混谓词22-23
- (三) 搭配对象不同的易混谓词23-24
- (四) 语气不同的易混谓词24-25
- (五) 小结25-26
- 四、 新 HSK 易混谓词测试及问卷分析26-35
- (一) 测试结果26-32
- (二) 问卷分析32-34
- (三) 小结34-35
- 五、 易混谓词的教学建议35-37
- (一) 使用学过的词来学习易混词35
- (二) 分阶段的学习易混词35
- (三)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辨析方法35-36
- (四) 课后练习36
- (五) 小结36-37
- 六、 结语37-39
- (一) 研究结论37
- (二) 研究创新点37-38
- (三)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一41-43
- 附录二43-45
- 附录三45-46
- 附录四46-51
- 附录五51-53
- 附录六53-54
- 附录七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叔新;略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特点[J];汉语学习;1984年03期
2 敖桂华;;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3 赵新,李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5 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6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7 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张丽娟;李芳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9 胡亮节;;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刘缙;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647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