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失败的口译行为

发布时间:2017-08-11 22:24

  本文关键词: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失败的口译行为


  更多相关文章: 《迷失东京》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口译行为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电影中存在的大量翻译活动、翻译行为和译者形象视若无睹。电影《迷失东京》,这一获得多项全球奖项的小成本电影展现了一段失败的口译行为。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迷失东京》中的口译行为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口译行为中的三方角色,即口译员、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失败的口译行为不是口译员单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信息发送者、口译员以及信息接受者三方因素造成的。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迷失东京》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口译行为
【基金】:天津商业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01120)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正如迈克尔·克罗宁指出的:长期以来,人们对电影所进行的翻译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影视翻译、配音、字幕制作等语言和技术的层面,反而对电影中存在的大量翻译活动、翻译行为和译者形象视若无睹。(Cronin,2011)本文以电影《迷失东京》中的口译行为为例,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丽娟;;论电影《迷失东京》中口译的误译现象[J];电影文学;2010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婧妍;;认知隐喻与口译[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郭艳玲;郭满库;;口译记忆的心理学基础及对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闫波;;商务口译技巧训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施文刚;;口译员的角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5 缪宇杰;孙志祥;;同声传译中信息遗失的成因及策略——从认知心理学角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季传峰;;论口译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性限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7 唐军;;论口译中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8 张道振;;话语意义建构和口译能力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云飞;;论口译功能的广泛性[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02期

10 彭婷婷;;关于英汉同传中脱离源语外壳对目标语产出影响的案例研究之浅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国华;;口译中的原语效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庆雪;跨学科视角下的口译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钱纪芳;和合翻译观照下的服装文字语言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赖yN华;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湛意;口译理论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莎;论合作原则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冬萍;从目的论角度看口译中的积极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艳;内容记忆法及其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婕妤;一项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汉英交替口译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秋静;礼貌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孙磊锋;科技英语现场口译及译员素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帅;商务口译博弈论[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樊玮涛;技术口译听辨理解与记忆过程障碍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翔;交传技能训练的五大模块[J];上海翻译;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霞;;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新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毛莉;;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严复的翻译[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刘立香;;从社会行为学视域看译者的翻译行为及评价体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万正发;;论职业翻译中译者与委托人的人际互动[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晓燕;;翻译家沙博理的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胡安江;论读者角色对翻译行为的操纵与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3年02期

7 盛卓立;;目的视角下的译者翻译行为研究模式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郭林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异化与归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廖志勤;;文化语境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徐剑;;翻译行为的有效性前提与译本批评的原则[J];民族论坛;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微天;;口译认知模式与口译员的中立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重情;;浅谈翻译选择适应论与口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张琳;;现象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芳;;论规范对翻译事件的影响——董秋斯翻译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琳;;主体间性视角中的翻译主体[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志;;浅谈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作用[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睿琳;;主旨口译初探[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秋睿;;从目的论视角谈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的处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怀民邋 蒋明;珞珈山上的大学口译队[N];科技日报;2007年

2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4 李景端;翻译行业的“百科全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朱海滔 江苏省东台市人才交流中心;翻译人才亟待专业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琴;源语专业信息密度对同声传译“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程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4 徐琦璐;“听”“说”同步模式下的工作记忆与同声传译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刘庆元;《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会展口译评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庆芳;从顺应理论角度研究口译中的语用失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芳;口译中存在的听力问题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晓东;口译中的灵活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迎春;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口译中译者主体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魏微;论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曾媛;关联理论观照下的口译与语境[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颖蓓;论对话口译员的角色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郑友阶;口译中语义模糊与功能归结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金莹莹;从关联理论的视角解析跨文化口译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8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58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