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牛”部字及“牛”参构文化词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18:34

  本文关键词:“牛”部字及“牛”参构文化词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摘要】: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而牛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踏实勤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耕牛的崇敬。《说文解字》“牛”部字及以“牛”为语素的合成词展现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分析《说文解字》“牛”部字和“牛”参构词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牛文化的内涵。 本文主要以《说文解字》“牛”部字和“牛”参构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阐释其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剖析牛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关键词】: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H1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5
  • 目录5-6
  • 绪论6-16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6-15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语料来源15-16
  • 第一章 《说文解字》“牛”部字16-24
  • 第一节 《说文》“牛”部字的分类16-20
  • 第二节 《说文》“牛”部字的存废20-22
  • 第三节 本章小结22-24
  • 第二章 “牛”参构词的文化分类24-40
  • 第一节 与牛的种类和牛的身体部位相关的“牛”参构词24-26
  • 第二节 与宗教祭祀相关的“牛”参构词26-30
  • 第三节 与交通军事相关的“牛”参构词30-31
  • 第四节 与畜牧农耕相关的“牛”参构词31-34
  • 第五节 与婚丧嫁娶相关的“牛”参构词34-36
  • 第六节 与历史典故相关的“牛”参构词36
  • 第七节 与人或人的性格相关的“牛”参构词36-37
  • 第八节 其他“牛”参构词37-39
  • 第九节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牛”参构词语的隐喻分析40-46
  • 第一节 “牛”参构词语的隐喻归类40-43
  • 第二节 “牛”参构词语的隐喻分析43-44
  • 第三节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余论46-48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46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46-48
  • 附录一48-52
  • 附录二52-54
  • 附录三54-58
  • 参考文献58-6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2-64
  • 致谢64-66
  • 个人简历66-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举;;《诗经》中牛文化的价值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惠富平,荆峰,卜风贤;中国牛文化述论[J];黄牛杂志;1998年01期

3 刘巍巍;;试从《说文解字》中牛、羊字族透视传统中国人心理[J];成才之路;2010年31期

4 王莹;;释“牛”[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何燕红;;英汉“牛”文化的隐喻认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胡华;;从“牛”类词语看词的音义关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李洪武;;《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J];东疆学刊;2007年02期

8 马豪放;;浅谈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牛”的艺术形象[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9 李万营;;《说文》解“牛”——浅析“牛”部字所蕴含的文化含义[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10 梅春才;;俄语中与“牛”有关的成语和谚语[J];俄语学习;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66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6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