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12 18:04
本文关键词:《入乡随俗》教学设计
【摘要】:本篇教学设计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理论支撑,主要从语言要素的教学入手,对教学组织形式、课时、生词、语法、课文、课后练习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并对设计思路、选择某一种教学法的理由、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做出了说明。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设计的设计理念、操作方法、研究对象、教学对象和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综述”部分对国内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参照已有成果给出了“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依据”部分阐述了本设计的原则和理论依据;“前段分析”部分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进行了分析;“教学环节设计”部分分别从教学组织形式、课时安排、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课文讲解和课后操练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后,“总结”部分对于本篇教学设计的特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课后操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2
- 1.1 设计理念9
- 1.2 操作方法9-10
- 1.3 研究对象10
- 1.4 教学对象10-11
- 1.5 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12-16
- 2.1 教学设计的概念12-14
- 2.2 国内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14-16
- 第3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16-20
- 3.1 本设计的原则16-18
- 3.2 本设计的理论依据18-20
- 第4章 前端分析20-25
- 4.1 学习需要分析20-21
- 4.2 学习内容分析21
- 4.3 学习者分析21-22
- 4.4 教学目标22-23
- 4.5 教学策略23-24
- 4.6 教学媒体24-25
- 第5章 《入乡随俗》教学环节设计25-50
- 5.1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25
- 5.2 课时设计25-26
- 5.3 词汇的教学设计26-33
- 5.3.1 生词的教学设计26-31
- 5.3.2 短语的教学设计31-33
- 5.4 语法的教学设计33-44
- 5.4.1 语法教学的原则33-34
- 5.4.2 语法教学的方法34-35
- 5.4.3 《入乡随俗》语法教学设计35-44
- 5.4.3.1 “把”字句的用法三35-40
- 5.4.3.2 副词“更”、“最”表示比较40-42
- 5.4.3.3 离合词42-44
- 5.5 课文的教学设计44-45
- 5.6 课后操练的教学设计45-50
- 5.6.1 课堂操练的特点45-46
- 5.6.2 《入乡随俗》课后练习教学设计46-50
- 第6章 总结50-51
- 参考文献51-53
- 作者简介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3期
2 陈灼;;试论中级汉语课的设计[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3 田苗;;试论对外汉语中级精读课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李忆民;试论中级汉语教学——兼析《中级汉语教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02期
5 刘英林;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6 李杨;中高级汉语教学理论研究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7 吕必松;关于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662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6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