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来V去”格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7:30
本文关键词:“V来V去”格式研究
【摘要】:“V来V去”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一个格式,用来表示单个动作或两个动作的长时反复。尽管前人对其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但由于语言现象复杂多变,仍有些许错漏。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修正。另外,由于前人大多以两“V”相同的“V来V去”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将少有人涉及的两“V”不同的“V来V去”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V的关系对其重新分类,并对其不同的性质特点展开研究。全文总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V来V去”格式概说,探讨该格式的分类、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和“V”的选择等方面。根据两“V”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相同式、相近式、相关式三类,而相关式中又包括无相对意义的正相关式和有相对意义的负相关式。该格式在语法上表示动作的长时反复,在语用上主要表达主观消极意义。该格式对“V”的选择前人已有所研究,本文就前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第二部分是相近式“V来V去”研究,探讨相近式的基本特点、相近式与近义联合式动词的关系、相近式与相同式的差异等方面。相近式的两“V”是同义关系(包括等义关系和近义关系),并非所有“V”都能单独成词,但大部分V1和V2能够构成近义联合式动词,因此相近式是将近义联合式动词拆分置入“V来V去”格式而形成的结构。较之相同式,相近式能消除多义项动词的歧义,并有凝固词义的倾向。 第三部分是相关式“V来V去”研究,探讨正相关式和负相关式的基本特点、负相关式与反义联合式动词的关系等方面。相关式的两“V”都能够独立成词,但正相关式的两“V”不大能组成联合式动词,而负相关式部分可以。由于反义概念是客观存在的绝对概念,负相关式即使不以反义联合式动词为前提也能形成。 第四部分是“V来V去”及其变形式,探讨各式及其变形式的差异。相同式的变形多半受动作方向、韵律、习惯等因素影响。相近式的变形大多受制于句法或篇章结构,也有韵文和个人习惯等原因。相关式的变形较少,其中正相关式由于两“V”组合的临时性,调换顺序也没有很大差别;负相关式的变形式则由于语料较少,尚无定论。
【关键词】:V来V去 分类 相近式 相关式 变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0 引言10-14
- 0.1 研究现状10-12
- 0.2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12-13
- 0.3 本文的考察对象、语料选择和研究方法13-14
- 1 “V来V去”格式概说14-31
- 1.1 “V来V去”的分类14-17
- 1.2 “V来V去”的语法意义17-20
- 1.2.1 反复与持续17-19
- 1.2.2 “V来V去”的主观量19-20
- 1.2.3 小结20
- 1.3 “V来V去”的语用意义20-22
- 1.3.1 “V来V去”的主观消极意义20-21
- 1.3.2 单纯表示动作反复持续时间长的“V来V去”21-22
- 1.3.3 “V来V去”的主观积极意义22
- 1.4 “V来V去”对“V”的选择22-31
- 1.4.1 对“V”的语义平面的选择23-27
- 1.4.2 对“V”的语法平面的选择27-31
- 2 相近式“V来V去”研究31-41
- 2.1 相近式及V_1、V_2的基本特点31-33
- 2.2 相近式“V来V去”与近义联合式动词33-39
- 2.2.1 近义联合式动词的生成机制33-34
- 2.2.2 相近式“V来V去”的生成机制34-36
- 2.2.3 近义联合式动词进入J式的限制条件36-39
- 2.3 相近式与相同式39-41
- 3 相关式“V来V去”研究41-47
- 3.1 相关式“V来V去”的基本特点41-44
- 3.1.1 正相关式及V_1、V_2的基本特点41-42
- 3.1.2 负相关式及V_1、V_2的基本特点42-44
- 3.2 负相关式“V来V去”与反义联合式动词44-47
- 3.2.1 反义联合式动词的生成机制44-45
- 3.2.2 负相关式“V来V去”的生成机制45-47
- 4 “V来V去”及其变形式47-59
- 4.1 相同式及其变形式48-52
- 4.1.1 A类相同式及其变形式49-50
- 4.1.2 B类相同式及其变形式50-52
- 4.1.3 C类相同式及其变形式52
- 4.1.4 小结52
- 4.2 相近式及其变形式52-55
- 4.2.1 相近式与变形式Ⅰ52-53
- 4.2.2 相近式与变形式Ⅱ53-54
- 4.2.3 相近式与变形式Ⅲ54-55
- 4.2.4 小结55
- 4.3 相关式及其变形式55-59
- 4.3.1 正相关式及其变形式56-58
- 4.3.2 负相关式及其变形式58-59
- 5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珍;;“V来V去”的语法意义浅释[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1期
2 刘志生;近代汉语中的"V来V去"格式考察[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3 汪宁;;反复性“v来v去”格式语义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宇明;主观量的成因[J];汉语学习;1997年05期
5 戴莉;“V_1来V_2去”短语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李绍群;;联合式动词的动宾化现象及其动因[J];求索;2011年04期
7 张虹;;谈“V来V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杨德峰;;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2期
9 徐国萍;;“V来V去”格式及其三个平面的语法分析[J];文教资料;2009年06期
10 焦洁;;单音节词的“X来Y去”/“X去Y来”可互换结构原因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699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9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