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代碑刻介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4:26

  本文关键词:汉代碑刻介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碑刻 介词


【摘要】:介词是语法呱及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汉碑是汉代保存下来的珍贵实物文字载体,其语料价值不言而喻。对汉碑中的介词进行全面研究,有利於了解汉代介词的语言面貌及其发展特点,进一步窥探这一时期汉语语法的发展情况。本文以毛远明主编的《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和徐玉立主编的《汉碑全集》为材料范围,对汉代碑刻中的介词进行穷尽性的整理与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份:绪论、汉代碑刻介词的概述及其类型、汉代碑刻与汉代其他材料介词的比较研究、汉代碑刻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和附录。 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汉代碑刻介词的研究意义。其次整理己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汉代碑刻著录的情况、汉碑语法、词汇的研究概况和汉代介词的研究现状,最後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所涵盖的材料。 第二章“汉碑介词概述及其类型研究”。这一章首先明确了介词的定义和范围,其次对汉代碑刻介词进行分类整理。汉碑介词可晓分为五个类型:处所介词、时问介词、对象介词、工具方式介词和原因目的介词。它们基本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来源上,以沿袭先秦为主,又出现了一些汉代新产生的介词如“爰暨”、“临当”、“坐”等;数量上,各类介词发展很不平衡。引介处所用例最多,其次是引介对象,引介原因目的用例最少。在使用频率上,先秦时期常用的介词这时候仍占据相当大的优势。其中“呱”出现最多,总计144例,其次是“於”和“于”,分别出现93例和91例;功能上说,各类介词间交叉现象很多。除了用例为一的介词驮及工具介词“如’,、“依”、“因”和对象介词“与”之外,其他所有介词都有两种或者两种驮上的用法。 第三章“汉碑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分为两个部份:一是介宾结构的构成,二是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汉碑中单音节宾语驮名词最多,其次是代词,偶见动词和形容词。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宾语以定中结构最多,其次为联合结构。此外还出现了少量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和同位结构的宾语。在汉碑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和作补语的数量大致相当。引进处所、比较对象的介词结构多位於中心语後作补语,引进时间、原因目的、工具或方式的介词结构多位於中心语前作状语。介宾短语的词序与先秦时期的面貌大致相当。 第四章“汉碑与居延汉简、《论衡》介词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这三种材料所出现的介词情况,可以得出汉碑介词有如下特点:一、数量较少,类别也不够丰富。类别上没有出现介引经由处所和朝向处所的介词。二、汉碑介词在用法上没有与时俱进,更多的是保留承袭前代用法。如在表示起始处所时,汉代比较流行的是在《论衡》、居延汉简中大量使用的“从”,但在汉碑中使用量最多的依旧是上古常用的“自”,“从”在汉碑中只有零星用例。三、对语言发展的敏感度不高,虽然汉碑里有出现一些新兴介词,但总体用例不多。上古到中古的过波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兴介词、复音虚词,但在汉碑中新产生的复音介词只出现了“临当”和“爰暨”。造成以上特点的原因可能和汉碑的性质、内容及作者的情况有关。 “附录”部份是“汉碑介词总表”,我们将汉碑中出现的全部介词整理出来,并提供相关的出处、著录和时代信息,方便读者查阅索引。
【关键词】:汉代 碑刻 介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1
【目录】:
  • 凌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5-7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 论文的研究意义12-13
  • 2. 选题的研究现状13-16
  • 3. 论文的研究材料和方法16-19
  • 第二章 汉代碑刻介词概述及其类型19-57
  • 1. 介词的范围和汉代碑刻介词的概述19-21
  • 1.1 介词的范围19-20
  • 1.2 汉代碑刻介词的概述20-21
  • 2. 汉代碑刻介词类型21-54
  • 2.1 引进处所介词21-29
  • 2.2 引进时间介词29-37
  • 2.3 引进原因目的介词37-39
  • 2.4 引进工具方式介词39-45
  • 2.5 引进对象介词45-54
  • 3. 小结54-57
  • 第三章 汉代碑刻介词的语法功能57-80
  • 1. 介宾结构的构成57-71
  • 1.1 介词宾语的构成57-68
  • 1.2 介词宾语的前置68-69
  • 1.3 介词宾语的省略69-71
  • 2. 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71-74
  • 3. 介宾结构与所修饰中心词的位置关系74-78
  • 4. 小结78-80
  • 第四章 汉代碑刻介词与汉代其他文献介词比较研究80-108
  • 1. 引进处所介词80-88
  • 2. 引进时间介词88-95
  • 3. 引进原因目的介词95-97
  • 4. 引进工具方式介词97-101
  • 5. 引进对象介词101-105
  • 6. 小结105-108
  • 参考资料108-112
  • 附录112-142
  • 后记142-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小云;近年来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述评[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3 车淑娅;专书词汇研究三维方法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峧;从先秦时期“介词+场所”在句中不合规律分布的用例看汉语的词序原则[J];语言研究;2000年02期

5 朱承平;;先秦介宾短语位序及介词分类[J];语言研究;2009年02期

6 马贝加;;原因介词“坐”的产生[J];语言研究;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701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1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