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文化与网络流行语
本文关键词:模因文化与网络流行语
【摘要】: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现象,认为网络流行语都是强势模因的体现,并尝试结合具体的实例,描述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生成、扩展、演变以及再传播的机制。最后文章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方面解释网络流行语模因复制传播的内在动因。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模因 网络流行语 文化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BXW007) 淮阴师范学院优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编号11HSQNS03)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模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并将这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道金斯(2006)指出:“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2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宇波;孙云;;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任先耀;凌文州;石家胜;刘宁;;基于自然选择理论的动物利他行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3 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朱成棋;苏建荣;;隐喻传播机制的模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张耘;;语言模因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谭晓春;;大学英语模仿与创新写作教学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许敏;;浅析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裘莹莹;;从模因论视角看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卢德生;;从藏戏“且索”的变迁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路[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巍;;自然选择的单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刘楚群;;三音节新词语构造理据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朝辉;从道金斯与古尔德之争看达尔文主义的未来发展及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玲;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仿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琴;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广告口号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侯勇;个人慈善行为的伦理动因及其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静;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海中;网络语言知多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702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