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21:33
本文关键词:关于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国留学生 动态助词 本体研究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摘要】: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是蒙古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非常复杂。本文在动态助词“了”“着”“过”句法结构意义研究的基础上,对蒙古国留学生在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一些蒙古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并对调查数据和作文语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由此总结出蒙古国留学生在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时,会经常出现哪些偏误现象以及这些偏误的成因。文章根据蒙古国留学生所产生的偏误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采取的策略,以期对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对外汉语教学能有所帮助。 本论文主体由引论、动态助词“了”“着”“过”在句法形式中的基本意义、动态助词“了”“着”“过”偏误现象调查、产生的偏误现象及原因、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教学策略与结论六大部分组成。除标题下面有具体的小方面内容,本文的引论部分涉及了论文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内容。结语部分对动态助词“了”“着”“过”在蒙古国留学生教学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蒙古国留学生 动态助词 本体研究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一)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7-8
- (二) 选题意义8-9
- (三) 研究方法9-10
- 一、 动态助词“了、着、过”在句法形式中的基本意义10-15
- (一) 动态助词“了”在句法形式中的基本意义10-12
- 1.“了”是完成体的标记10
- 2.“了”是实现体的标记10-11
- 3.“了”语法意义的其他观点11-12
- (二) 动态助词“着”在句法形式中的基本意义12-13
- 1.“着”是持续体的标记12
- 2.“着”是状态或情状的标记12
- 3.“着”语法意义的其他观点12-13
- (三) 动态助词“过”在句法形式中的基本意义13-15
- 1.“过 1”是完成体的标记13
- 2.“过 2”是经历体的标记13-15
- 二、 蒙古留学生动态助词“了、着、过”偏误现象问卷调查15-20
- (一) 调查背景15
- (二) 调查数据分析15-20
- 1.“了”的调查数据16-17
- 2.“着”的调查数据17-18
- 3.“过”的调查数据18-20
- 三、 蒙古留学生关于“了、着、过”产生的偏误现象及原因20-32
- (一) 动态助词“了”的偏误现象20-24
- 1.“了”的滥用21-23
- 2.“了”的遗漏23
- 3.“了”的位置不当23-24
- (二) 动态助词“着”的偏误现象24-26
- 1.“着”的滥用25-26
- 2.“着”的缺失26
- 3.“着”的位置不当26
- (三) 动态助词“过”的偏误现象26-28
- 1.“过”的滥用27
- 2.“过”的缺失27-28
- 3.“过”的位置不当28
- (四) 产生偏误现象的原因28-32
- 1.本体研究存在问题28-29
- 2.母语的负迁移29
- 3.学习环境29-30
- 4.学习策略30-32
- 四、 对蒙古留学生关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教学策略32-36
- (一) 加强本体研究32-33
- (二) 归纳句型,对比教学33
- (三) 随机式与点拨式教学相结合33-34
- (四) 巧妙设置语境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8
- 附录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奉民;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1年04期
2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3 戴耀晶;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4 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5 刘宁生;;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J];语言研究;1985年02期
本文编号:70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