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上古到北京音汉语阴声韵韵腹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6:28

  本文关键词:从上古到北京音汉语阴声韵韵腹的演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 上古音 中古音 近代音 阴声韵 韵腹 变化


【摘要】:本文对汉语阴声韵从上古到北京音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所用材料来源于有关专家的古音拟音和西安、兰州、银川、毕节、绍兴、长沙等地的方音。文章对《广韵》和部分南、北方方言的韵母进行了比较,对韵腹的变化类型进行了归类,把单元音复合化和复合元音单元音化现象也归入韵腹变化类型。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一些阴声韵从上古发展到现代北京音的变化规律主要有四点:一是部分韵腹发生了高化;二是部分韵腹发生了低化;三是部分韵腹发生了前化,主要有后元音前化和舌面元音舌尖前化,四是部分韵腹变化较少。 从上古到中古,阴声韵韵腹的变化趋向主要是低化,高化和变化较少的现象比较少。从中古到近代,阴声韵韵腹的变化趋向以高化为主,高化的同时,部分阴声韵韵腹发生了舌面元音舌尖化;韵腹变化较少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低化的现象较少。从近代到现代北京音,韵腹大体上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证实北京音系统在《中原音韵》时期已基本形成。 本文通过不同材料的对比,印证元音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主要趋向。
【关键词】:汉语 上古音 中古音 近代音 阴声韵 韵腹 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8-9
  • 二 研究材料9
  • 三 步骤和方法9-12
  • 第一章 从上古到中古汉语阴声韵韵腹的变化12-26
  • 第一节 各家上、中古元音构拟总说12-15
  • 一 主要元音的构拟12-13
  • 二 介音的构拟13-14
  • 三 辅音韵尾的构拟14-15
  • 第二节 从上古到中古阴声韵韵腹的变化15-23
  • 一 上古之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5-16
  • 二 上古幽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6
  • 三 上古宵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6-17
  • 四 上古侯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7-18
  • 五 上古鱼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8-19
  • 六 上古支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19-20
  • 七 上古脂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20-21
  • 八 上古微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21-22
  • 九 上古歌部与其中古韵部的对比22-23
  • 小结23-26
  • 第二章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阴声韵韵腹的发展变化26-40
  • 第一节 各家中古、近代元音构拟总说26-27
  • 一 主要元音的构拟26-27
  • 二 介音的构拟27
  • 三 韵尾的构拟27
  • 第二节 从中古到近代阴声韵韵腹的变化27-38
  • 一 中古果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28
  • 二 中古假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28-29
  • 三 中古遇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29-30
  • 四 中古蟹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30-33
  • 五 中古止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33-36
  • 六 中古效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36-37
  • 七 中古流摄各韵与其近代韵部的对比37-38
  • 小结38-40
  • 第三章 从近代到现代北京话阴声韵韵腹的变化40-46
  • 第一节 近、现代北京话韵母变化概说40
  • 一 主要元音的构拟40
  • 二 介音的构拟40
  • 三 韵尾的构拟40
  • 第二节 从近代到现代北京话阴声韵韵腹的发展演变40-45
  • 一 近代支思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1
  • 二 近代齐微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1-42
  • 三 近代鱼模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2
  • 四 近代鱼模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2
  • 五 近代萧豪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2-43
  • 六 近代歌戈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3
  • 七 近代家麻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3-44
  • 八 近代车遮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4
  • 九 近代尤侯部与北京音韵腹的对比44-45
  • 小结45-46
  • 第四章 汉语阴声韵韵腹在现代部分方言中的演变46-74
  • 第一节 本文所选方言韵母音值概说46-47
  • 第二节 从《广韵》到现代部分方言,韵腹的变化情况47-72
  • 一 《广韵》果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47-48
  • 二 《广韵》假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48-50
  • 三 《广韵》遇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50-53
  • 四 《广韵》蟹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53-61
  • 五 《广韵》止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61-67
  • 六 《广韵》效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67-70
  • 七 《广韵》流摄各韵与现代部分方言的对比70-72
  • 小结72-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80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易青;论上古侯宵幽的元音及侵冬谈的阴声——兼论冬部尾辅音的变化及其在上古音系中的地位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维佳;关中方言果摄读音的分化及历史层次[J];方言;2002年03期

3 陈立中;论湘语、吴语及周边方言蟹假果遇摄字主要元音的连锁变化现象[J];方言;2005年01期

4 王福堂;;绍兴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丽;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5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5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