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3:25

  本文关键词: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隐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 隐喻 映射 认知 概念隐喻


【摘要】:汉语拥有极其丰富的成语。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部分。成语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因其风格典雅、意蕴深厚,被广泛运用于书面语之中;因其言简意赅、极富表现力,被丰富的口头语所接受。本课题以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研究、整理归类,以期探求其映射模式,了解其隐喻运作机制。这不仅可以为汉语学习类、学识类成语提供创新的空间和全新的视角,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学习观念,对我们后人的学习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从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综述、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五个方面对论文主题进行阐释。第二章介绍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隐喻类别。首先对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概念进行界定,为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确立一个比较清晰的范围,,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明确对象。其次根据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字面意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对其进行源域和目标域的划分。第三章主要介绍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映射模式,包括分析总结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的特点,阐释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映射的基础,提炼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概念隐喻。第四章探讨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表达的人文观照,其中涉及民族文化、朴素认知方式和传统观念三个方面。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概括本文的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
【关键词】: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 隐喻 映射 认知 概念隐喻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内容9
  • 1.2 研究现状综述9-13
  • 1.2.1 汉语成语研究综述9-11
  • 1.2.2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11-13
  • 1.3 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13-14
  • 1.4 语料来源14-15
  • 1.5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15-16
  • 第2章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隐喻类别16-28
  • 2.1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概念及范围16-17
  • 2.2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源域类别17-20
  • 2.2.1 以“食”和“行”为源域的成语18-19
  • 2.2.2 以实体事物为源域的成语19
  • 2.2.3 以上—下、深—浅等方位概念为源域的成语19
  • 2.2.4 以某一事件为源域的成语19-20
  • 2.3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目标域类别20-28
  • 2.3.1 汉语学习类成语的目标域类别20-26
  • 2.3.2 汉语学识类成语的目标域类别26-28
  • 第3章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的映射模式28-40
  • 3.1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的特点28-33
  • 3.2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映射的基础33-35
  • 3.2.1 以相似性为基础的映射33-34
  • 3.2.2 以相关性为基础的映射34-35
  • 3.3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中的概念隐喻35-40
  • 3.3.1 以“食”为源域产生的概念隐喻35-37
  • 3.3.2 以“行”为源域产生的概念隐喻37-38
  • 3.3.3 以动植物为源域产生的概念隐喻38
  • 3.3.4 以无生命实体事物为源域产生的概念隐喻38-39
  • 3.3.5 以具体事件为源域产生的概念隐喻39-40
  • 第4章 汉语学习类和学识类成语隐喻表达的人文观照40-45
  • 4.1 民族文化方面40-41
  • 4.2 朴素认知方式41-42
  • 4.3 传统观念方面42-45
  • 第5章 结语45-47
  • 5.1 本文的结论45-46
  • 5.2 本文的不足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文婷;;隐喻映射能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2 吴莉;概念隐喻的分类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认知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4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5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6 束定芳;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6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6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