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记忆表征视域下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本文关键词:双语记忆表征视域下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更多相关文章: 口译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双语记忆表征 以概念为中介 加工路径 口译教学
【摘要】:"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简称"脱离")是巴黎释意派口译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口译研究争论的焦点。双语记忆表征研究将双语水平、语言习得背景与翻译加工路径的选择联系起来,为研究"脱离"的本质、实现"脱离"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实现"脱离"提供了新思路。首先,"脱离"的本质是以概念为中介的加工路径,其实现受译员的记忆表征结构制约,"代码转译"的本质是以双语词汇通达为主的加工路径。其次,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可以解释"脱离"和"代码转译"的并存现象以及不同双语类型译员实现"脱离"的程度差异,是对"口译三角模型"的有益补充。最后,从双语记忆表征视域对实现"脱离"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恰当的语言进修来优化学员双语记忆表征结构,同时培养学员有意识地、灵活选择加工路径的技能意识,是实现"脱离"的有效手段,也应成为中国口译教学本科阶段和硕士初级阶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口译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双语记忆表征 以概念为中介 加工路径 口译教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YJC740008)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sk065)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①(下文简称“脱离”)是释意派翻译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巴黎释意派理论的重要基础。[1]3通过这个概念的提出,释意理论打破了传统语言学视角,批判了字词对应翻译,将研究对象转向译员本体及其心理过程,因而实现了口译研究的认知转向,具有重要理论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利;莫雷;王瑞明;罗雪莹;;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2 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敬红;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庄文泉;彭建华;朱金贵;;论冰心的《吉檀迦利》翻译[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刘绍龙;王柳琪;;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丛滋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1期
5 胡凌鹊;汉译英连续传译中的理解单位和传递单位[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林天宝;释意学理论下的口译与口译技巧——以日汉互译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蒲艳春;从释意理论的发展看我国的口译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徐翰;;口译记忆认知与记忆策略探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宣小箐;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黄忠廉;思维研究:叩问翻译的奥秘——兼评《英汉互译思维概论》[J];外语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佘晨光;;同传中的简洁原则与同传质量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苏伟;;论口译记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爱虹;;论同声传译中的冗余信息的作用和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左燕青;;浅析商务口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林瑜芳;;略谈口译受训员平时应如何注意培养口译技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莫爱屏;蒋清凤;;语篇视角与语用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闰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情景模式——可操作的翻译单位[D];浙江大学;2002年
2 梁晔;中国口译员的职业水准[D];厦门大学;2002年
3 孙少轶;测量译员话语分析技能的方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蒋莉华;从话语过程的角度看口译[D];四川大学;2003年
5 余江陵;从阐释学看《红楼梦》习语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6 熊玮;交替传译的认知研究及其对口译训练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陈春花;交际功能与隐喻翻译之关联[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张峻峰;论交替传译及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春慧;口译中的信息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韩春梅;浅析关联理论指导下译者的任务[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琼英;翻译过程的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利;莫雷;王瑞明;罗雪莹;;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06年05期
3 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4 刘绍龙;;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和修正[J];中国翻译;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同声传译研究的认知模型对口译教学的启发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2 和静;;关于本科口译教学的理性思考——中国译协高等院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心得[J];中国翻译;2009年05期
3 冯家佳;庞奔奔;;翻译批评、译语监督、口译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潘s,
本文编号:707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