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演变假说与汉藏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22:02

  本文关键词:语言演变假说与汉藏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谱系 语言区域 裂变-聚变 汉藏语


【摘要】:通过语言共时及历时层面现象的研究,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是语言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语言演变的研究,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假设:语言谱系说和语言区域说两种假设。"裂变-聚变"式,是两种主流假说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演变模型,其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突破已有两种模型的思维定式,对研究汉藏语系问题具有启发性,但该模式又存在一定问题。汉藏语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运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时,须紧扣语言事实。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语言谱系 语言区域 裂变-聚变 汉藏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69);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1AZD069)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一、关于语言演变的假说通过语言共时及历时层面现象的研究,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是语言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语言演变的研究,学界主要存在两种的假设:语言谱系说和语言区域说。二者着眼角度不同:前者主要着眼于单一语言系统内部的历时线性发展;后者则基于方言地理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曼君;语言演变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徐通锵的《语言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J.Good;程丽霞;;《语言共性与语言演变》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0年02期

3 苏章海;李志岭;;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元语言系统刍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黄晓东;;二百年来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变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5 T.Nevalainen;H.Raumolin-Brunberg;孙咏梅;;《历史社会语言学:英国都德和斯图亚特王朝的语言演变》介绍[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6 刘红妮;;词汇化与语法化[J];当代语言学;2010年01期

7 郭小雪;;语言演变的两种模式——洋泾滨语与克里奥尔语[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9期

8 井春燕;甘世安;;语言演变性质及因素的诠释[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唐韧;会话含义与语言演变——“前苏联”造词现象的意义[J];阅读与写作;2003年02期

10 周家瑜;李发荣;;简论勐简大寨佤族和周边傣族、汉族的语言接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开;刘光坤;;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的几个问题[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3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岳婕;;“r庇搿胺ⅰ薄皉鄙钟搿皏|”声字的对比分析[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6 盖兴之;杨木兰;;云南丽江堂郎语音系[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7 靳光瑾;;北京话的文白异读和普通话的正音原则[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8 薛才德;;汉语与藏语元音演化的类型学比较(提要)[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Abdel-Rahim Mohamed Abdel-Rahim Alkordy;;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演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韦学纯;;历史音韵学和语言年代学视野的水汉民族渊源[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微 郑巧 整理;近年来新发现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邓晓玲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破解语言分裂的时间深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杨然;东南亚语言纵横谈[N];广西日报;2004年

4 戴庆厦;西部开发与语言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刘大先;语言、民族主义与有效的历史[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06级 李琦;语言与社会的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9年

8 江蓝生;江蓝生:科学挖掘少数民族语言“富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李宗江;关于汉字特点说法的质疑[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10 哈斯巴特尔 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清(Metcha Sodsongkrit);汉泰称谓语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吴小奕;跨境壮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黄晓东;浙江安吉县官话方言岛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刘倩;九姓渔民方言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秋菊;白保罗汉藏语同源词对应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霏;博白县沙河镇客家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完代克;从藏语和汉语基本词汇的比较来研究汉藏语同源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 郑芸;粤北的一个闽南方言岛——韶关市仁化县长沙背话[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董丽梅;标题用词及格式的传承与演变[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王银霞;英汉语完成体语法化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07年

7 于朗添;包拟古汉藏语同源词声韵对应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福林;语言接触所引发的蒙古语词汇变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田洋;德昂语广卡话声母的声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覃建平;论思维模式,语言的社会公约性与意义分析的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09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9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