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奏议文体特征述论
本文关键词:唐太宗时期奏议文体特征述论
【摘要】:太宗朝奏议文创作与这一时期形成的"直言极谏"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太宗时期奏议文,能更全面把握初唐文学创作的实绩,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太宗时期 奏议文 文体特征
【基金】: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W—M1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51105)成果
【分类号】:H152
【正文快照】: 罗宗强先生在谈到初唐时期重臣的奏议时说“:虽然他们用的多数还是骈体,虽然他们仍然未能摆脱齐梁文风的影响,绮艳文风仍要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奏疏中的这种悄悄地变化,说明了实用的需要正在影响着文体文风的实际改变。”[1]在这里,罗先生主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奏议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贾名党;郝梦瑶;;元和讽谕诗之儒学指向及文学史贡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培侠;;杜荀鹤诗悲情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一——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5 鲁华峰;杜甫对同时代诗人的评价与学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郭炳利;杜浩;;背景缺失的弊端——析张怀t亍耙滞酢甭壑缁岣碵J];书画世界;2011年03期
7 刘福华;刘晓波;;试论周作人对韩愈的评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裴会敏;;李贺其人及其矛盾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9 刘红红;;试论王维的兄弟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曹治怀;隋代选官制度中的吏部职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瑾;论初唐诗歌的生命意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天e,
本文编号:708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0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