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赞普时期的医学翻译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吐蕃赞普时期的医学翻译史研究
【摘要】: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雪域医学在其翻译史中主要经历了口授医学翻译史、前期医译史及后期医译史三个发展阶段。其口授医学翻译史是在松赞干布前期以口授的形式广为流传的。前期医译史是松赞干布时期创制藏文后以文字记录的形式逐渐取代了口授医学到朗达玛时期将近235年之间。后期医译史主要是从朗达玛时期至今。以上三个发展阶段基本总括了藏族医学翻译史。 本篇论文是以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中吐蕃时期的口授医学翻译史和从领国翻译而来的前期医译史为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大章节,即医学翻译的时代背景、医学翻译的发展阶段及历代翻译大师的著作等内容。 在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笔者不断地积累有关知识及搜集相关资料,为撰写本篇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本人在藏医学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撰写论文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论文中也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本人在本篇论文中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阐述,尽力解决了藏医学翻译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主要阐述了吐蕃时期的口授医学翻译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统治阶级在其法律中在对学员不分等级、对上师的尊重服从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借此背景,这一时期的众多翻译大师对藏医学口授翻译史的发展提出了诸多观点。同时笔者也将阐述这一时期的医学实践主要是通过口授医学翻译的形式传播于其它地域。 第二、主要阐述了在前期医译时期,赞普对从医者和口授医学翻译大师等赐予了各种封号。对全民尊重、拥护学习实践前期的医者及翻译大师等做出了医法医规。 第三、主要阐述了前期医译时期,将印度、汉地、象雄、大食、于阗、突厥、克什米尔等邻国的医学理论翻译为藏文,同时将藏医理论传播到了以上地域。 第四、主要阐述了吐蕃时期赞普下令对邻国的医学理论进行翻译,并对在松赞干布、赤德祖赞、赤松德赞时期对诸多翻译著作进行的三次合集,形成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三大译著等观点。
【关键词】:吐蕃 口授医学 前期医学 翻译史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4
【目录】:
- 摘要5-6
- 目录6-12
- 正文12-111
- 参考文献111-120
- 附录12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冀骋;《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中的入声[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2 蒋冀骋;;《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中所见到的入声字(下)[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3 蒋冀骋;;从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的入声[J];古汉语研究;2006年03期
4 冯利华;;道书俗字与《汉语大字典》补订[J];古汉语研究;2008年02期
5 蒋冀骋;;《回回药方》阿汉对音说略[J];古汉语研究;2011年04期
6 赵军;马晓东;贾孟辉;;“失合刺治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30例[J];西部中医药;2011年11期
7 余欣;;中古时代的菜蔬与外来文明:诸军达的伊朗渊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张勇;刘亚军;;番红花临床应用概述[J];北京中医药;2013年11期
9 林瑞珠;许建峰;朱宁;牛子瞻;席朝垒;;回医烙灸疗法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贾孟辉;王晓丽;马立凤;王佩佩;刘丽;于凌志;左艳丽;;失答剌知丸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干预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重文;台湾骨节正骨推拿治疗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评价和机制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杨东宇;《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香兰;元代医政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苏诺;古代保健“茶汤”的医学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5 王先滨;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涂丹;香山药海:香药贸易与明清中国社会[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少华;阿拉伯香药的输入史及其对中医药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张绚光;二十世纪后半期回族史学述论[D];兰州大学;2012年
3 程杨帆;《饮膳正要》语言研究及元代饮食文化探析[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8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1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