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句式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7:36
本文关键词:“是……的”句式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留学生 “是……的”句式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摘要】:“是……的”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属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该句式不仅在语用上可以分成表达不同语用意义的两类基本形式,同时又有一类“是”字句与其结构相似,因此该语言点不仅知识内容繁杂,学习者还需要对该句式不同格式的不同使用方法加以区别,留学生完全掌握该语言点的使用方法是相对困难的。根据笔者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留学生“是……的”句式偏误的分析可知,留学生对“是……的”句式的掌握情况普遍不好,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偏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汉语教师首先应做好对“是……的”句式的语法研究,只有我们汉语教师对该知识点有了系统、全面的掌握,才能预测该知识点的难点性问题并在讲解中着重体现;第二要做好留学生“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偏误代表着留学生在实际运用该语言点的真实水平,我们要通过偏误发现留学生学习该语言点的难点,进而从防止留学生母语迁移、限制留学生回避策略、防止留学生对语言点理解不清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四个方面改进教学;最后就要求汉语教师在教授“是……的”句式相关知识时要遵循简洁、形象、生动的原则,抛弃传统的针对中国学生的语法讲授方式,通过大量例句的展示、讲解和练习帮助留学生直观了解该语言点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我们预测的难点和留学生偏误集中的问题进行反复操练,帮助留学生高效、正确地掌握“是的”句式的使用方法,防止留学生偏误的再次产生。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对“是的”句式的定义和分类,根据语法和语用层面将其分为三类。第二章是“是……的”句式的本体研究,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是……的”句式进行系统分析。第三章是留学生偏误分析,列举了留学生“是……的”句式常见偏误并分析了偏误原因。第四章是教学策略探讨,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原则及“是……的”句式导入、讲解和练习策略。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留学生 “是……的”句式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 研究目的9
- (二) 研究现状9-10
- (三) 研究方法10
- (四) 创新点10-11
- 一、 “是……的”句式概念及基本分类11-14
- (一) 表示强调意义的“是……的”句11-12
- (二) 表示强化语气的“是……的”句12-13
- (三) “的”字结构做宾语的“是”字句13-14
- 二、 “是……的”句式分析14-23
- (一) 表示强调意义的“是……的”句分析14-19
- 1. 语法分析14-17
- 2. 语义分析17-18
- 3. 语用分析18-19
- (二) 表示强化语气的“是……的”句分析19-22
- 1. 语法分析19-21
- 2. 语义分析21
- 3. 语用分析21-22
- (三) “的”字结构做宾语的“是”字句分析22-23
- 三、 “是……的”句式偏误分析23-35
- (一) 偏误分析理论23-26
- 1. 理论发展: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23-24
- 2. 偏误分析的步骤24-25
- 3. 偏误分析的价值25-26
- (二) “是……的”句式留学生常见偏误26-31
- (三) 偏误原因探讨31-35
- 1. 留学生学习策略影响31-32
- 2. 留学生母语影响32-33
- 3. 留学生对使用规则的模糊或泛化33-34
- 4. 教师授课因素影响34-35
- 四、 “是……的”句式教学策略35-50
- (一) 课堂教学原则35-37
- 1. 最简原则35
- 2. 形象原则35-36
- 3. 分散原则36-37
- (二) 针对偏误的教学改进策略37-40
- 1. 进行偏误类型教学37-38
- 2. 限制学生回避策略38-39
- 3. 循序渐进,先复习,后讲解39-40
- 4. 教师充分备课,提高理论素养40
- (三) 课堂教学策略40-50
- 1. 导入策略40-41
- 2. 语法规则讲解策略41-45
- 3. 语用规则讲解策略45
- 4. 练习策略45-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懿玲;;浅谈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吕景芳;;“是……的”句式试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魏耕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交际化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7期
4 孟璐;杨秀珍;;对比分析研究与外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03期
5 龚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6 王笛;;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7 于红;刘海咏;;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语境——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杨青;王振顶;;关于“是……的”式的教学探讨[J];语文学刊;2009年18期
9 吕必松;关于“是……的”结构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4期
10 谢福;;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是……的”句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726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