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方法创新

发布时间:2017-08-23 18:07

  本文关键词:《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方法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章太炎 《说文解字》 笔记 文字学 近代学术


【摘要】:这部《笔记》是新近问世的章太炎著作,从中可以领略章氏学术的特殊结构,也可以窥见近代学术史的嬗变之迹。梁启超曾说,章太炎的方法是清儒正统派的,从《笔记》看,梁氏只说对了一半。陈寅恪曾云,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从《笔记》看,陈氏所云,正是章氏所创。胡适亦曰,章氏方才有贯通的诸子学,这部《笔记》则体现了别一种贯通。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章太炎 《说文解字》 笔记 文字学 近代学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研究”(10YJA74011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161
【正文快照】: 一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梁启超曾经说:“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而廓大其内容,延辟其新径,实炳麟一大成功也。”[1]“正统派之研究方法”,当指“因声求义”。“因声求义”为清儒治学的一大法宝,王念孙氏、段玉裁氏因此法宝而上下求索、穷源究流,终臻传统小学之巅。章太炎于此法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献初;章太炎的《说文》讲授笔记及其文化阐释[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1期

2 武振玉;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潘文年;;清代中前期的民间刻书及其文化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朱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偏激”说驳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焕君;;论孔子礼学思想中的成人之道与君子养成[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7 屈光峰;胡适的哲学史观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郭琳;;顾颉刚档案史料思想探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余水英;;方苞与姚鼐的游记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郭青林;;剑气箫心的学理诠释——评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余亚斐;;改革开放30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发展历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丁明利;;现代性视阈下的哲学史观研究——从胡适、冯友兰到冯契的考察和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7 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张晴;;20世纪初的中国逻辑史研究[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旭;李文pだ裱枷胙芯縖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理治;佛性的沉浮[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宝春;;“六书”理论研究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卫敏;;《说文解字》与许慎哲学思想浅析[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婵娟;;对《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和文化学考察——以肉部字内部系联为视角[J];文化学刊;2007年05期

4 邓文彬;中国古代文字学的建立与许慎《说文解字》的地位和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8期

5 李运富;章太炎黄侃先生的文字学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4年02期

6 周凤玲;;《说文解字》反映出的月相变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勾俊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著述动机探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蔡丹梅;;从《说文解字》看古代六畜文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9 崔冠华;;《说文解字》中的二元性哲学思想浅析[J];语文学刊;2008年16期

10 王顼;;浅析《说文解字》的同义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斌;;《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传承与创新——以“孔”、“好”互通为例[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蒋德平;;《说文解字》引《周易》异文校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谢劲松;;隐喻与形而上学[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胡竞;;交替传译笔记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崇;;试说“心”字[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彭泽润;;不能把胡乱解释文字的游戏当做科学[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序言解释(工作人员回答参观者提问用)[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茜;章太炎诞辰140周年纪念会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韩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晚清翻译中的思想分途[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潮白;用《说文解字》识繁体?[N];南方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董一鸣;许慎“说文” 漯河“解字”[N];光明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丽平;贯彻通用语言文字法 汉字部首两标准发布[N];法制日报;2009年

6 周有光;几个文字学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张雅君;文化教育不能仅仅立足于“俗文字学”[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古籍中的(辨)名与(辨)物(之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刘国挺 袁国亮 杨志有;打开中华汉字的大门[N];河南日报;2005年

10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以字说文 以文载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程邦雄;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蔡梦麒;《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凌鹊;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李洪华;宋代“小学”文献考略[D];山东大学;2008年

7 马晓风;宋代金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夏军;《说文》会意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娜;《说文解字》“误释字”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10 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霞;《说文解字》文字训释中的农业文化思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耿鹏坤;谈谈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几个问题[D];郑州大学;2004年

3 许真真;徐复先生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盖金香;《说文》新附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元丽;《说文字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宏伟;《说文解字》、《宋本玉篇》异体字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春水;《说文解字》牛部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聂小刘;《说文解字》木部五十字集释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郑琳;《说文解字》大徐注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10 卢新良;《说文解字》亦声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26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6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