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字母词进入词典考论

发布时间:2017-08-24 07:20

  本文关键词:字母词进入词典考论


  更多相关文章: 字母词 收录 词典 汉化


【摘要】:随着汉语与西方语言接触的增多,字母词便应运而生,从此开始了挺进汉语及其辞书的征程,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然而字母不是汉字,字母词亦不能构成汉语言的核心词汇,认可并使用字母词充其量也只能视为权宜之计,长远来说多数还是要"汉化"。由于汉语在本质上与西语截然不同,西语中的缩略词及所谓的字母词要"汉化"得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唯有如此,方能吸纳进来以丰富汉语言文化,方能言说、演绎并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字母词 收录 词典 汉化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HSK09-10D162)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字母既无汉字内在的音和形,又无汉字表意的本质,当然不属于汉字系列;由字母构成的字母词不属于汉语典型词汇范畴,至少不在其核心范围内。但是,字母词却频频出现于运用汉语言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差异和矛盾使得字母词相关争议不断。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吉芳;;字母词的汉语化问题[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2期

2 徐来;;汉语,一场虚拟的危机[J];上海采风;2006年04期

3 刘涌泉;谈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4年10期

4 张铁文;;《现汉》“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部分的修订[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孟彦文;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刘在泉;;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论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罗显克;;诗与思:存在的道说和倾听——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红红;;文化特色词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李伟国;徐庆凯;;《辞海》的创新历程[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9 张文刚;;“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10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春凤;全国广播中文夹杂外文现象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云平;农村新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王菲;摄影:技术、艺术与文化[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慧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宝峰;庄子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赢;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审视[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庆生;主流媒体应慎用字母词[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2期

2 韩品夫;从“非典”、“SARS”看缩略词[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2期

3 张铁文;词源研究与术语规范——X射线词族的词源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01期

4 柯平;吴志杰;;“SARS”与“非典”——关于术语定名问题的探讨[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5 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彪;略说字母词的规范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2 刘涌泉;谈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4年10期

3 刁晏斌;一部独特的词语工具书——评《字母词词典》[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4期

4 周其焕;两本字母词词典的简析[J];辞书研究;2004年01期

5 贾宝书;关于给字母词注音问题的一点思考与尝试[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3期

6 周阿根;“字母词”初论[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周其焕;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3期

8 李清福;王新启;;浅谈字母词“N”[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9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J];辞书研究;2001年01期

10 祝吉芳;英源性字母词及英源性原语词对汉语词汇的渗透[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产品展示[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的外来词语源对比考察[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茜;;普通话水平测试与社区词——以《香港社区词词典》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晁继周;;关于汉语规范型词典收词问题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5 陆福庆;;词典的收词问题[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6 李尔钢;;词典的编排与检索[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7 徐祖友;;谈谈词典的附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8 沈孟璎;;浅议字母词的入典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9 徐庆凯;;为专题词典正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10 苏立昌;;外来词、字母词的使用和规范化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N];文汇报;2009年

2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记者 陈菁霞;国内首部内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近日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记者 周翼双;众多新词进入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柯进;规范华语使用 弘扬中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7 何池;俚语通两岸 乡音诉亲情[N];闽南日报;2007年

8 教育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 李行健;辞书编写要以人为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姚兆羽;拯救古汉语“活化石”[N];闽南日报;2006年

10 杜永道;怎样正确看待外来“字母词”的“入侵”?[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正;基于词典排序的群体理性聚合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3 周作明;东晋南朝道教上清派经典行为词新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周红红;从功能的视角考察外来词的生存规律[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青;现代汉语字母词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孙智慧;字母词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学勤;汉语字母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郭择汗;浅析字母词的分类及其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磊;基于模因理论的字母词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6 周蒙;谜米视角下的字母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增顺;论字母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唐余俊;《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原则与收词范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剑瑶;汉语英源外来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王瑾;现代汉语英源外来词的语音汉化[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9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9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