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怕不是”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怕是”“怕不是”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怕是 怕不是 词汇化 语法化 句法表现 语义分析 语用功能
【摘要】: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副词,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表现出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特点。处于语法化过程中的语气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则更容易引起理解的困难。而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语言中存在一种羡余否定现象,这同样引起语言学习者的困惑。因此本文即选取“怕是““怕不是”这一组尚处在固化过程中的以肯否对立的形式表达相同语义的语气副词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 文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借鉴语法化词汇化的理论对“怕是”“怕不是”的不同来源进行历时考察,得出“怕是”的词汇化建立在“是”语法化的基础之上,与“F是”的固化有关。“怕不是”的固化则与“不是”由反问语法化为表情态成分密切相关。分辨两者历史来源的差异对共时的比较分析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主要从句法位置、与其他成分搭配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出现的句类以及与典型句末语气词的共现规律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句法比较,发现“怕是”的句法分布比“怕不是”要广 第四章主要是对“怕是”和“怕不是”的语义解释、语义背景和语义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对“怕是”和“怕不是”的语义解释重新进行归纳和补充。其次,比较两者的语义背景,指出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怕不是”表示说话人在作出揣测时往往内心已经存在某种情感倾向,而揣测的内容大多是与说话人预期相反或有较大差距的信息。最后,在语义特征上,两者都具有推测性、不确定性和结论或真或假三个主要特征,但在确信度上,“怕不是”略高于“怕是”,这与两者来源有关,因为“怕不是”由反问发展而来,所以确信度高。 第五章主要是对两者在语用方面的功能和差异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者的共性在于都具有主观评注的功能、缓和语气的功能、突出焦点的功能、传信传疑的功能和篇章链接的功能。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两点。第一、在主观评注功能方面,含有羡余否定的“怕不是”的主观性程度要高于“怕是”;第二、在传信传疑功能方面,两者虽然都传达的是一种信疑参半的信息,但是总的来说,“怕不是”的确信度要略高于“怕是”。 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对“怕是”和“怕不是”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数量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
【关键词】:怕是 怕不是 词汇化 语法化 句法表现 语义分析 语用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引言10
- 1.2 研究方法10-11
- 1.3 语料说明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4.1 语气副词的整体研究状况11-12
- 1.4.2 揣测类语气副词研究状况12-13
- 1.4.3 “怕是”“怕不是”的研究现状13-14
- 第二章 “怕是”“怕不是”的形成过程及原因14-19
- 2.1 “怕是”的词汇化14-16
- 2.1.1 “怕”的语法化14
- 2.1.2 “是”的语法化14-15
- 2.1.3 “怕是”的词汇化15-16
- 2.1.4 “怕是”词汇化的原因16
- 2.2 “怕不是”固化的历程及原因16-19
- 2.2.1 “怕不是”固化的历程16-17
- 2.2.2 “怕不是”固化的原因17-19
- 第三章 “怕是”“怕不是”的句法表现19-28
- 3.1 “怕是”“怕不是”的句法位置19-21
- 3.1.1 “怕是”的句法位置19-20
- 3.1.2 “怕不是”的句法位置20-21
- 3.2 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21-23
- 3.2.1 “怕是”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22-23
- 3.2.2 “怕不是”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23
- 3.3 句类分布23-25
- 3.3.1 “怕是”的句类分布24
- 3.3.2 “怕不是”的句类分布24-25
- 3.4 与典型句末语气词的共现情况25-28
- 3.4.1 “怕是”与典型句末语气词的共现情况25-26
- 3.4.2 “怕不是”典型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情况26-28
- 第四章 “怕是”“怕不是”的语义分析28-37
- 4.1 语义解释28-29
- 4.1.1 “怕是”的语义解释28
- 4.1.2 “怕不是”的语义解释28-29
- 4.2 语义背景29-33
- 4.2.1 “怕是”的语义背景29-31
- 4.2.2 “怕不是”的语义背景31-33
- 4.3 语义特征33-37
- 4.3.1 推测性34
- 4.3.2 不确定性34-35
- 4.3.3 结论或真或假35-37
- 第五章 “怕是”“怕不是”的语用功能37-44
- 5.1 主观评注的功能37-38
- 5.2 缓和语气的功能38
- 5.3 突出焦点的功能38-39
- 5.3.1 语气焦点38-39
- 5.3.2 句子焦点39
- 5.4 传信传疑的功能39-40
- 5.5 篇章链接的功能40-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丽亚;;《论衡》新兴语气副词描写[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乔石豪;;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白雁南;;《世说新语》同形异类语气副词辨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杨德峰;;语气副词作状语的位置[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5 韩慧鸽;;《颜氏家训》语气副词继承中的发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5期
6 牛丽亚;;《论衡》四种语气副词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赵红玲;;修饰带有数量成分VP的“很”的词性问题[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8 白雁南;;《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继承中的发展[J];语文学刊;2007年09期
9 陈熹;;试论语气副词“实在”的句法、语义、语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梁银峰;;《祖堂集》的语气副词系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十七中学 魏薇;文言文翻译[N];天津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主宾;明清时期语气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晶;现代汉语几个语气副词的语义变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黄娜;南北朝译经疑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意外态”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晓传;《元刊杂剧三十种》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马丹;“大约”类或然语气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4 裴美淑;汉韩料定类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黄云峰;现代汉语归结义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敏;河南新蔡方言语气副词“半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孙杏丽;语气副词“到底”的多角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邓凤灵;商水方言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吴志云;语气副词“确实”的多角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天姣;“毕竟”类语气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3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