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0:20
本文关键词:《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
【摘要】:述宾结构是古汉语中一种基本的句法结构,由述语和宾语组合而成。学术界对古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使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述宾之间复杂多样的语义关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专书和断代的层面研究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成果不多,这不利于考察它在整个汉语史中的发展状况。 《墨子》内容丰富,口语性强,是研究先秦汉语的宝贵语料。本文选取战国后期的著作《墨子》作为语料,采用统计、定量与描述、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书中出现的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并进行分类,力求准确合理地描绘出《墨子》一书中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类型、特点等大致情况,从而进一步阐释先秦时代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以期对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作一个补充。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墨子》的语料价值和研究现状以及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分为三节。第一节简单介绍述宾结构、述宾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及与述补结构的辨析;第二节述宾结构语义关系方面,从句法理论、汉语自身的意合特点、汉语史及语用方面论述其复杂多样的原因,并分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与词类活用的关系;最后第三节从语用角度阐述语境对述宾语义关系的辨别与制约作用。 第二章对《墨子》中的述语进行描述。《墨子》中述语主要由动词性述语,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而来的述语充当。根据动词基本意义的不同,本文把动词性述语分为动作行为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存现动词、类同动词、使令动词、趋止动词。 第三章对《墨子》中的宾语进行描述。本文主要从宾语的构成成分和宾语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墨子》中的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两大类构成,宾语的语义角色分为受事、施事、使事等十三类。此外,还对双宾语进行简单概述。 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根据述语和宾语结合产生的语义关系,将《墨子》中的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分为施受关系、使动关系、意动关系、为动关系、因动关系、对动关系、与动关系、给动关系、以动关系、处动关系、较动关系、处所关系和被动关系十三类,每类又通过具体例子加以分析;第二节,对双宾语的语义关系进行描述,分为支配关系、使动双宾结构和为动双宾结构三类,其中又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将支配关系分为给予类、教示类、称谓类、取得类四种,然后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基本情况及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得出本文结论:《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种类复杂,支配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用述宾结构表达多种语义关系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动宾结构不断朝着精细、确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墨子 述宾结构 语义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9-10
- 第二节 《墨子》及其语言研究10-12
- 第三节 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现状12-15
- 第一章 述宾结构及其语义关系概述15-20
- 第一节 述宾结构15-16
- 第二节 述宾结构语义关系16-18
- 第三节 语境对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影响18-20
- 第二章 《墨子》的述语20-25
- 第一节 动词性述语20-23
- 第二节 名词、形容词、数词作述语23-25
- 第三章 《墨子》的宾语25-30
- 第一节 宾语的构成成分25-27
- 第二节 宾语的语义类型27-30
- 第四章 《墨子》单宾语述宾结构语义关系30-40
- 第五章 《墨子》双宾语述宾结构语义关系40-43
- 结语43-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华;古汉语动宾歧义结构的语义辨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尹世英;;试论语境对《论衡》述宾短语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3 高小方;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4 谢质彬;上古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宾语[J];古汉语研究;2004年03期
5 储泽祥;从动宾短语的演变情况看汉语句法结构的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8年02期
6 李生信;古汉语特殊述宾关系的思维形式[J];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7 宋玉珂;古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石裕慧;古汉语动宾结构中的语义关系[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任永军;;汉语意合问题研究述略[J];汉语学习;2010年03期
10 萧国政;吴振国;;汉语法特点和汉民族心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富强;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旭;《韩非子》句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65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6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