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主观归因构式及其修辞动因

发布时间:2017-09-03 09:17

  本文关键词:主观归因构式及其修辞动因


  更多相关文章: 致使 构式 修辞动因 主观化 移情


【摘要】:主观归因构式是汉语致使表达中的特殊类型,反映了说话人对致使情景的一种主观态度。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致使结果的产生归责为主体而形成客观归因构式,但是在特殊的话语场景中,说话人出于对主体的免责心理,忽略它的使因作用而将责任归咎于客体,认为是客体造成了超出预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主观归因构式。主观归因构式的语义不可从其组成部分推导而来,而且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是一种修辞构式。学界对主观归因句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从构式的角度考察这种表达形式的语义、结构特点及其修辞动因。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致使 构式 修辞动因 主观化 移情
【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立项项目(编号:201204LX078)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H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致使(Causative)是一个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致使结构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对致使的研究也是语言研究中的热点,向来颇受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学界的普遍观点是,将致使看成一种语义情景,其中包含使因和使果两个事件,致使情景有几个必备的语义要素:致使者、被使者、致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为善;;自致使义动结构式“NP+VR”考察[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2 陈昌来;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陆俭明;;相同词语之间语义结构关系的多重性再议[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5 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年03期

6 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J];当代修辞学;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杨丽梅;;论被字句的主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何姗;;“V起来+AP”中“AP”的认知等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刘哲;;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全升;姚天f ;黄高辉;刘军;宋鸿彦;;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类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邓守信;廖秋忠;;汉语使成式的语义[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3 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4 程琪龙;“语义结构”体现关系的探索[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5 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年03期

6 李讷,石毓智;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J];国外语言学;1997年03期

7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8 杨素英;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9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10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相;田洁;;回声拷贝式的“慨允”义和修辞动因[J];修辞学习;2009年03期

2 高洪第;小议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移情障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徐炼;论情景语言[J];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02期

4 梁艳;关于移就[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龙明慧;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问题[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沈海波;;论文化翻译中译者对读者的语用移情[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徐果;;移情·移就·移觉辨[J];语文知识;1997年02期

8 阎美东;翻译与文化知识[J];山西科技;1998年06期

9 庞好农;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顺应[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史玉娟;浅议语言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英凯;王婷婷;;移情类移就修辞格的标记性特征及其修辞特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建理;;英汉直接致使移动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套格敦白乙拉;蒙古语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黄友;转述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胡孝斌;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建伟;英汉语中非宾格现象之认知构式角度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9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晶晶;新“被XX”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杜澄宇;新兴“被XX”构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钱锦昕;“白X”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巴丹;“都”与“也”在相关构式中的异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胜美;半截话“得”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玲;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学;2010年

7 冯媛;“X+也是(的)”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中芹;“非A不可”格式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明芳;现代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构式制约机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84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4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