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语音研究中多音字常读音考察
本文关键词:试论历史语音研究中多音字常读音考察
【摘要】:多音字常读音的研究是汉语语音史中单字音研究的新课题。通过对反切用字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反切用字具有"表音不表义"的特性。据此也可以证明反切用字中的多音字是用其常读音作切的。前人对多音字作切的改订实例以及我们对《玄应音义》的个案考察,证明对反切用字中多音字常读音的考察具有可行性。多音字常读音研究可以丰富汉语语音史研究,推动不同音系间的比较,有助于古代音韵文献的校勘与研究。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语音史 单字音 多音字 常读音 反切用字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8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YY025)
【分类号】:H11
【正文快照】: 一、汉语史单字音研究的新课题——多音字常读音研究罗常培先生说:“汉语音韵学即辨析汉字声、韵、调之发音及类别,并推迹其古今流变者也。”①唐作藩先生也说:“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它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②从二位先生的论述可以知道,音韵学的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曦;;《唐律音义》音注再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姚永挊;;应该大力提倡单字音史的研究[J];汉语史学报;2005年00期
3 丁治民;《时要字样》的“浊上变去”[J];语言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胜男;;《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季芳;《群经音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军;李孝光诗文用韵研究[D];温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名春;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浊上变去”[J];古汉语研究;1989年01期
2 姚永铭;论“音随义转”[J];古汉语研究;1999年02期
3 王恩保;吴淑《事类赋》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7年03期
4 曹洁;《唐律音义》与宋初语音[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无未,王晓坤;《九经直音》反切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6 刘纶鑫;;浊上变去见于南宋考[J];中国语文;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正元;;容易读错的成语[J];秘书;2010年09期
2 王群;正音释义的良师益友——《多音字汇释》简介[J];安徽教育;1992年04期
3 吾煌;多音字地名要读准[J];语文建设;1995年12期
4 张一舟;从某些多音字的单音化倾向谈起[J];语文建设;1996年10期
5 胡百凡;一部分多音字字音要减少[J];语文建设;1965年07期
6 周志远;;多音字如何“据词定音”[J];教学与管理;1993年06期
7 张德继,孙宏宇;现代汉语多音字的规范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陈桂红;;浅谈对多音字的认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7期
9 李根芹;加快语音规范步伐 再次简化多音字[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赵冬婷;;多音字辨音五法[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敏;蔡莲红;;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多音字自动注音方法[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甯忌浮;;《汉语韵书史》弁言[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吕永进;郑承萍;;外国人名、地名翻译中的汉字应用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伟;;汉语词典编辑系统——基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需求开发的词典编辑软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曹先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宁忌浮;;读《洪武正韵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7 段晓平;;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与学理根据[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苏庆红;;“馘”之音辨——从《庄子今注今译》“黄馘”之音义说起[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更生;;修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几点想法[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李红;;《广韵》异读研究述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琴;巧辩多音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范可育;分清多音字 “弄nòng”和“弄lòng”[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叶宝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人民日报;2001年
4 商伟凡;“客家神山”福建冠豸山定音[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经参;手机中文还要字正腔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丹彤;汉字水平测试 闭卷考80分钟[N];广州日报;2006年
7 新华社记者 吕诺;宝宝取名,你有主意了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刘永耕;同音同义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记者 杨娟 付尧 实习生 顾玮懿;“洋苏州”引发汉语热[N];苏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强;现代汉语多音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高龙奎;《洪武正韵》及相关韵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赵翠阳;慧琳《一切经音义》韵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中文文—语转换系统中多音字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丁萍;外国留学生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艳艳;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多音字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林文;《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多音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崔霞;大同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6年
7 余跃龙;文水方音百年来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7年
8 张莉霞;从《现代汉语词典》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比较看多音误读现象[D];西北大学;2007年
9 杜娟;对韩汉语教学难点与教学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艳丽;《国语辞典》音系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6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8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