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以“达”为尊,既“信”且“雅”——严复“译例言”及严译《天演论》重读

发布时间:2017-09-04 14:33

  本文关键词:以“达”为尊,既“信”且“雅”——严复“译例言”及严译《天演论》重读


  更多相关文章: 严复 《天演论》 译例言 信达雅


【摘要】:严复并未对自己提出的"信、达、雅"进行严谨、明确的界定和阐释,实际上,"信、达、雅"只是三个笼统而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如何理解、运用,往概念中填充什么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或准则)应用于翻译实践,则见仁见智;而对严复译论的各家争鸣,便缘出于此,其中不乏无意(或有意)的误读与曲解。欲探严复心中的"信、达、雅"究竟是何种境界,须辨析其"译例言",兼顾其翻译实操,以免望文生义。严复认为,翻译应该既"信"且"达",但是,求"达"弃"信",固不可取。其言下之逻辑乃是:1.既"信"且"达",而"达"至重;2."信"未必"达","达"则必"信";3."雅"有助于"信"、"达",使译作"行远"。若以一言蔽之,即:以"达"为尊,既"信"且"雅"。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严复 《天演论》 译例言 信达雅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与发达,中西翻译理论渐趋繁荣。其间固有建树,亦多芜杂。季羡林先生在《我的学术人生》中指出:“现在国内外都有不少翻译理论,其中故意标新立异而实则缺乏真货色也不在少数,这同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等等,颇有点类似之处。”①把舶来品当圣经,跟风、炒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看翻译中诸权利的平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昌玲;;意象扭曲的语用顺应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璐;;“满足读者需求”功能的张显和抑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变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王娟;;文本的旅行与译作的操控——从操控论角度分析戴乃迭译作《芙蓉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朱宝锋;;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多元系统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肖杜娟;;从目的论看中国近现代翻译的归化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7 谢晓禅;;从翻译策略看译者的伦理取向——以古诗英译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张延祥;;学术构建、学术汉语与学术翻译[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徐修鸿;;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争议与反思[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栩;;政治文章翻译的起始规范——对程镇球政治文献翻译理论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思;;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闫琳琳;;目的论对旅游指南翻译的指导作用[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柯灿华;;论中英词汇的文化翻译对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晴;从顺应论角度看双关广告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郑清斌;妥协、互动、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韩莉;从功能理论试析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周雯;时代对于翻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潇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David Copperfield四个中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东平;刘惬文;;目的论映照下的严复翻译策略解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J];福建外语;1998年03期

3 李彤;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及其继承与发展[J];忻州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4 俞政;关于《天演论》译文的修改[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许钧;在继承中发展[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6 黄任;重温“信达雅”[J];外语研究;1996年04期

7 ;我们应该向严复学习什么?──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纪念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100周年[J];学会;1998年05期

8 罗新璋;序沈苏儒著《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1998年02期

9 乔华林;信、达、雅与中庸之道[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张博;;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宪明;;“执西用中”,融汇创新——从《社会通诠》若干段落翻译看严复的文化取向[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陈原;;在文化背景接触下进行的语言接触——社会语言学札记[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3 张慧仁;;辨异、求同、变异——浅谈翻译的思维结构[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咸立强;;译入语与文学汉语的现代想像[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蒋丽珠;朱卫民;;翻译的目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何宁;;和制汉语词汇对近现代汉语的影响[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促进学术交流 加强人才建设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征;翻译之技与翻译之道[N];文艺报;2011年

2 牛新生;中国传统译论:扬弃抑或传承?[N];文艺报;2006年

3 韩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晚清翻译中的思想分途[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伍立杨;典雅文言译西书[N];检察日报;2003年

5 李景端;福建:近代中国翻译家的故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任立杨;民初译文的衣香鬃影[N];天水日报;2006年

7 郑辉;“信、达、雅”与翻译理论[N];福建日报;2003年

8 止庵;外行谈译作[N];人民日报;2004年

9 许明龙;译事历五载,甘苦告世人[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西北大学 陈汉良 陈国庆;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传播[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燕;从严复翻译《天演论》谈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D];中南大学;2006年

2 管妮;以德国目的论解析严译《天演论》的“不忠”[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3 荣利颖;解构主义视野下看严复的《天演论》[D];天津理工大学;2006年

4 关春梅;译者主体性在严复《天演论》译文中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娟;在“厚翻译”之后[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静;目的论关照下看严复的翻译标准[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玲英;翻译操控与“信达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莹;严复翻译理论与勒代雷释意学派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孙际惠;严复翻译中的文化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艳;从意识形态对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的操纵看翻译是改写[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2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92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a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