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理念下开封徐府街传统街区更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 旅游体验 传统空间 多元复合 旅游体验密度街区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传统街区更新与旅游产业结合越来越紧密,旅游者和原住居民在在传统街区中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开封古城经历了多次街区改造建设,对街区文脉的传承及街区风貌的保护是其不断坚持的目标。开封市传统街区徐府街有多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比较普遍,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具有传统街区肌理和空间结构。由于山陕甘会馆保护要求的限制及居民自建加建行为未能有效制止使得街区风貌和活力日趋衰落,街区肌理受到破坏,徐府街传统街区亟待保护式更新。本文以开封市徐府街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体验理念为引导,针对开封徐府街传统街区更新,在街区空间营造、建筑保护与更新、街区景观设计、功能空间配置等层面展开理论研究和设计探索。本文首先探究了旅游体验理念下传统街区的空间特征,归纳了传统街区旅游价值衍生的空间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徐府街传统街区的旅游体验资源优势,提出旅游体验密度街区更新理念。最后在此理念下,进行了与开封老城旅游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徐府街传统街区设计探索。本文论点核心在于通过旅游体验与街区有机更新的结合,为传统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针对旅游体验和街区更新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梳理,整理了开封老城街区更新的相关资料,指出开封市街区更新存在建筑风格单一、街区空间缺乏多样性、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徐府街传统街区更新这一新的机遇。为了把握这一机遇,第二章在旅游体验理念下,分析传统街区的空间形态特色,包括空间形态特定化、街区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功能多样化等,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街区旅游体验价值衍生的空间途径,如强化空间形态特色、街区文脉传承、功能整合等,最后以上海田子坊、南京老门东、成都太古里为例,介绍了三种街区更新策略。第二部分——基于第二章的理论梳理,对徐府街传统街区旅游体验资源优势进行判研,指出徐府街传统街区在区位、商业文化、历史资源、生活样态、传统空间意向等层面具有的独特优势;然后针对整合多元的旅游体验资源优势,结合徐府街更新项目定位及更新原则,提出旅游体验密度街区更新理念。最后在此理念指导下,提出五大层面的街区更新设计策略,即产业优化、交通整治、延续历史文脉、完善空间结构、功能转型和空间并置等。第三部分——在旅游体验密度街区理念及策略的指导下,展开对徐府街传统街区更新的设计探索。设计探索主要在旅游体验密度街区构形、文化景观强化、功能空间配置等方面展开,将理论研究转换实践操作。在街区构形方面,延续了原有街区肌理小尺度、分形结构、连通性、接引性及窄院落等特性,保持了原有的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同时加入了广场、宽街等公共空间,丰富并完善了街区的空间类型,街区景观要素得到加强。在文化景观强化方面,运用风貌景观动线和动态观法系统加强街区文化要素的联系,并分别针对建筑景观和街巷景观展开设计探索:首先对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拆除与街区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其次,根据多样并置、风貌协调、大分小统、整体统一的原则对重建后的建筑风貌进行调控;最后,通过复合街道界面、传统意向水系、传统文化小品等的运用完成了徐府街街巷文化景观设计。在功能空间配置方面,以小尺度院落空间为主要空间模式容纳传统意向功能,时尚游憩功能置于大尺度的地下空间,地上小尺度空间和地下大尺度空间通过分离式空间结构完成衔接。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今燕 ,李明;老城市的传统街区[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05期
2 余道明;我国传统街区空间形态浅析[J];安徽建筑;2005年03期
3 贾尚宏;;三河镇传统街区的格局与古建特色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6年01期
4 王向阳;胡文丽;李斐;;从失落的传统街区看南昌万寿宫文化传承危机[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5 陈立;;传统街区生存因素探析[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6 单德启,范霄鹏;网络内外的传统街区——文化整体网络内外的价值评析[J];建筑学报;2001年09期
7 邓蜀阳,叶红;传统街区的空间场所营造[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刘伟;郑凯;;关注历史传统街区中的“弱势群体”[J];南方建筑;2005年06期
9 杨敏;李超;;杭州湖滨传统街区改造探究[J];华中建筑;2007年04期
10 张献梅;;开封传统街区的保护现状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雪梅;程建军;;传统街区改造复兴模式研究[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2 贺从容;;传统街区内文化遗存的分级保护——以襄樊荆州北街的改造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瑶;王健麟;;西安都城隍庙传统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邓巍;何依;;从“管理”走向“服务”的传统街区导则编制研究——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5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8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晓;也谈城市传统街区的生态保护[N];中国文物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杨波;南宁投资100亿元改造市中心传统街区[N];广西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米祖明;昆明传统街区呼唤新生[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4 记者 王帆;昆明老街应在发展中保护[N];昆明日报;2007年
5 张松;日本的历史城镇和传统街区保护实践[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记者 彭斌;内沟河景观三年内大提升[N];泉州晚报;2013年
7 驻四川记者 干德明;注意保护文物传统街区 不得随意改变文管体制[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雯;旅游体验理念下开封徐府街传统街区更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姜紫莹;传统街区复兴中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郑国活;传统街巷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周苗苗;基于“还原主义”理论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景观改造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5 王宗康;集美大社传统街区街巷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曹哲;同州古镇民俗文化博览园传统街区的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袁毓t,
本文编号:1467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6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