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杜诗学研究
本文选题:方回 切入点:杜甫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宋人在建构自己具有独特风貌之宋诗的过程中,集体性地将学习的目光投向杜甫。杜诗在宋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除少数诗人外,几乎可以说整个宋代的诗学发展都离不开对杜甫的接受和学习。作为诗人和批评家的方回,既是南宋诗坛落幕的见证者,又是元初诗坛扬帆起航的领军人物,对杜甫的深入学习和阐释贯穿了他的一生。方回的杜诗学是建立在宋人对杜诗接受批评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较为系统性的认识。这既是方回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也是杜诗学史上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前人对方回及其诗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从其传世的著作入手,通过梳理前人和时贤对方回及其著作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界在此领域已经作了较多的努力,特别是对方回《瀛奎律髓》的研究,从版本、内容、诗学思想方面都有较为深入详尽的论述。但是在有关方回杜诗学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如忽视了宋人对杜甫的评价对方回论杜的影响;片面解读方回“一祖三宗”说及对江西诗派的回护;对方回的杜诗学研究不够全面,某些观点有陈陈相因之嫌等。本文以方回的存世作品《桐江集》、《桐江续集》和《瀛奎律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有关方回对杜甫的论述和对杜诗的评点为落脚点,分为四章论述:第一章为杜诗在两宋时期的影响和接受概览。通过梳理宋代主要诗人和诗歌流派对杜甫的评价及学习,了解杜甫在宋代崇高地位形成的过程和宋代对杜诗的接受情况。旨在考察方回杜诗学形成的具体环境及对方回的影响。第二章为杜甫对方回诗学观形成的影响。涉及到在杜甫影响下方回对诗歌法严律细、瘦硬有骨的要求;方回的慕古倾向、尚道思想以及诗学众家的学诗路径;方回对通过读书以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视,对读书与诗歌创作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方回的理想成诗之论以及对“俗”的摒弃等。第三章为方回杜诗学探微。这是本文较为详细论述的内容,包括杜甫思想感情论、杜诗艺术技法论和杜甫求新求变论。特别是针对杜甫的诗歌创作技法,方回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和总结,并编选了大型唐宋诗歌选本《瀛奎律髓》,将其一贯倡导的诗学理论通过对具体诗歌作品字法、句法、对仗和布置等进行评点的方式显示出来,为后世学诗者提供了有法可依、切实可行的学诗路径。其中方回对杜诗的评点与《桐江集》、《桐江续集》中的相关阐述互为补充,可以全面地考察方回杜诗学的精髓。第四章为方回杜诗学研究意义。方回杜诗学对宋人的继承和超越是从思想和艺术上将杜甫推到诗史的最崇高地位,为后世将杜甫称为“诗圣”提供了理论上的铺垫。作为宋元易代之际的诗人和评论家,方回的诗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元人的诗学取向,在元代杜诗学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元之后,明清时期对杜甫的学习仍经久不衰,一些经典的杜诗注本出现在明清时期,从中可以看出后世评论家对杜甫的认识趋于更加全面和深入,也说明了方回对杜甫的研究和评价对后世诗评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兼具诗人和批评家二重身份的方回,其对杜诗的研究一方面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另一方面也有其本人在学杜过程中的独特体会和认识。杜甫对方回的影响全面持久且深入,因此从方回的诗学观中可以看到杜甫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和方回对诗歌发展道路的总结及感悟,又有助于方回杜诗观的形成。对方回杜诗观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方回之前有关杜甫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更重要者在于,通过对方回杜诗观的形成及内涵的解剖,可以对宋元时期的诗歌发展道路有更为明晰的认识。本文力图较为全面而详尽的论述方回杜诗学研究的不同方面,并将其放置在唐宋诗歌转型和整个杜诗学发展研究史背景之上,以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影;;方回对杜甫诗歌的品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6期
2 廖宏昌;誉高槐;;方回与纪昀评点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不同视野[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2期
3 侯翠芸;;从《瀛奎律髓》看方回的杜诗观[J];文教资料;2010年02期
4 王奎光;;方回的“吴体”诗论及其诗学批评意义[J];文学遗产;2008年04期
5 张红;;方回的杜诗观及其诗学体系之建构[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6 吴河清;;唐诗之冠冕 万古之准则——方回眼中的杜甫诗歌[J];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金霞;方回《瀛奎律髓》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李新;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孙凯昕;方回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成文;宋元之际诗歌研究[D];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小敏;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邓梦婷;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陈亚飞;方回的唐代律诗演进观[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4 于喜梅;方回的宋诗审美批评探论[D];安徽大学;2013年
5 周璐璐;方回《瀛奎律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璐;方回田园诗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赵捷;《瀛奎律髓》“格高”、“律熟”与杜甫律诗之成就[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囡囡;从《瀛奎律髓》看方回论宋诗[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覃琳;方回的形式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媛;方回的闲适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9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649790.html